美国FTC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新规定,规范健康类APP和可穿戴设备厂商对个人信息处理。
CISPE的适用,既可以保障GDPR的进一步推行与遵守,而且作为云服务提供商的专项行为守则,更具有针对性,自然也会更好地对用户数据进行保护。
隐私增加计算技术给数据带来哪些保护?隐私增强计算技术的使用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局限性?隐私增强计算技术主流方法都有哪些呢?
《指南》阐释了车联网不同场景下的隐私保护和数据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这对我国车联网领域的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个人信息保护法》三读通过,标志着我国对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方面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但相对应的是,作为“信息处理者”的企业也有了法律上新的义务。
该能力可帮助企业管理数据隐私风险并构建具有隐私弹性的工作场所,以及自动响应大规模主体权利请求。
问答的这次更新旨在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其指南之前的修订相配套,增强法案在具体实践中的可操作性,防范化解大数据时代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的潜在风险,具体有以下四大焦点...
近期,国际社会对跨境数据流动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欧洲数据保护机构对科技巨头在数据方面的审查进一步加强,国际跨境数据流动频现新动向。
建议我国在行业领域推进个人信息泄露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落实公益诉讼机制,多措并举实现对于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有效治理。
本文分析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数据本地化不同路径与国家安全考量。
面对不断变化的监管规则,企业应积极搭建内部合规敏捷治理结构。
欧洲议会刚刚通过决议,呼吁全面禁止在公共场合进行大规模面部识别,对AI面部识别技术的监管进一步收紧。实际上,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规范和管理早已成为国内外的共同难题。
如果死者的数据可携带复制,经过死者近亲属的汇集与重塑,或许死者的数字人生将在去中心的元宇宙永存。
未来隐私论坛FPF发布了一份名为《欧盟数据保护机构监管战略2021-2022》的报告,详细叙述了欧洲数据保护机构在2021-2022年的监管策略。
落实上合组织元首峰会确定的政策目标还需要创造很多合作条件,其中,数据安全合作是关键。
几位欧盟隐私保护专家针对欧盟立法中对于匿名化的不一致性做出了评判和分析,并为欧盟相关机构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
卡巴斯基调研报告结果显示,主动披露数据泄露事件的中小企业的成本为9.3万美元,而被媒体曝光数据泄露的同行的成本为15.5万美元。
到2027年,全球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39.383亿美元升至64.362亿美元,2021~2027年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8%。
报告对过去四年全球范围内实施的数据本地化措施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国实施数据本地化政策的动因;建议各国政策制定者更新法律,以解决与数据相关的合法性问题,确保个人、...
本文介绍英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2016-2021》的发展情况等问题。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