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的新书《Permanent Record》正式出版,密码学家格林在他的名为“关于密码学工程的一些思考”的博客中发表了关于斯诺登泄密事件的回顾文章。
本文介绍了硬件安全技术PUF如何解决AI和IoT芯片的安全挑战。
近日网上有消息,出售GandCrab勒索病毒的源码和Sodinokibi勒索病毒的解密工具,并放出了购买链接。
本文汇总了众多解密工具信息,有需要者可自取哦!
勒索病毒针对工控行业的攻击似乎也越来越多了,各位工控企业一定要做好勒索病毒的防范措施。
Gartner认为,到2020年,超过60%的企业将无法有效解密HTTPS流量,从而无法有效检测出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恶意软件。
新的移动设备将本机电子邮件、移动应用程序和设备上的静态数据结合在一起,这样士兵会在加密环境中进行大部分工作的处理和存储,以确保行动顺利进行、保护士兵的生命安全。
在特定条件下,攻击者可以运用新型攻击技术访问加密 PDF 文件的全部内容。
近日一名德国的Muhstik勒索病毒受害者通过黑客服务器上存在的WebShell,获取到大量Muhstik勒索病毒的解密密钥。
近期,深信服安全团队通过对海外第三方数据样本的监控,捕获到疑似TransparentTribe APT组织变种样本(当前在国内尚未发现该病毒活动迹象)。
当免费释放勒索软件解密密钥时,对他们而言总归是一个好消息,而这正是勒索软件HildaCrypt的最新动态。
本文从机密计算的技术背景、关键问题、蚂蚁的新一代可信编程中间件以及典型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
研究员监测到团伙利用phpStudy RCE后门批量抓“肉鸡”,该团伙手握四大远控木马,入侵后完全控制采用phpStudy搭建的服务器,并下发DDoS攻击指令,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网络攻击。
可信计算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使得控制系统中逻辑控制不被篡改和破坏,实现主动免疫防御,具备对未知病毒木马以及系统漏洞的防御能力。
TEE解决了什么问题?集成在物联网终端中否有必要?如果有,哪些能力能帮助终端或者物联网提升安全等级?
本文总结了传统身份管理系统的特点,认为传统的系统大多依赖于可信第三方,将身份数据库集中存储在权威的中心机构,如果中心机构被入侵,所有用户的隐私就会被破坏。
我们的注意力必须转向数字革命带来的更为复杂的多方面威胁。尽管其潜在后果没有核战争那样灾难性,但它们以各种方式给我们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将难以应对。
本文将对保障RFID安全的相关管理控制策略进行介绍,RFID系统管理者可以自查自纠,更好的把控系统安全。
安天CERT从整体架构、威胁框架、同源关联等角度复盘震网事件,思考检测引擎与威胁情报面临的挑战。
研究员对CIA网络武器库中相关Implant进行了复盘分析,并基于公开报告和内部威胁情报数据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攻击链的还原尝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