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采用GitLab CI的项目中,完成静态代码安全扫描,并具备安全卡点能力。
以下我们将介绍如何用流行开源工具搭建完整的DevSecOps流程。
攻击者利用Kubernetes(K8s)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来创建后门并运行挖矿恶意软件,该活动被研究者命名为RBAC Buster。
本文通过流量治理、零信任安全两个方面介绍 CNStack 服务网格产品。
我们将介绍什么是云检测和响应,给出一些最佳实践建议,并重点介绍四个流行的云检测响应开源工具。
随着中国云化的进程,中国的“WIZ”们正在萌芽成长。
本文分析近年来零信任安全创新发展脉络,聚焦本届RSAC大会零信任安全与云原生安全、开发安全、数据隐私安全相结合的最新动态。
数字化时代网络威胁更加复杂、破坏性更强,应对网络威胁需要协同创新。今年年初人工智能(AIGC)的爆炸性出现并作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印证了“强强联合”的必要性。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这一系列数据库漏洞的安全风险细节,并总结事件所得,以提醒其他云厂商和租户注意类似的风险。
研究人员收集整理了在今年大会上发布的10款新一代网络安全工具,并对其主要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今年的RSA大会吸引了全球超过600家网络安全厂商,展出了大量新工具、平台和服务。
美国云安全公司Wiz发现一组阿里云数据库漏洞,可用于突破租户隔离保护机制,访问其他客户的敏感数据。
VentureBeat根据产品策略、客户推荐、收入增长等指标评选出2023年海外市场最具潜力的20家零信任创业公司。
民生银行经过探索研究,携手蔷薇灵动成功进行了云原生网络微隔离方案落地,对于规模化运用云原生技术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微服务带来了敏捷和韧性,但是其安全价值却常被忽视。
尽管已经设置了专门的内部人风险管理(IRM)计划,大多数公司仍然难以阻止内部人事件造成的数据丢失。
将开启安全运营自动化时代。
本文收集整理了8款主流的可观察性工具,并对其应用特性、不足和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可为企业组织应用选型提供参考。
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提供基础设施和网络层级的安全保障,但实际应用的安全还需要通过合适的访问控制策略来保障。
对手正变得更快(30%的攻击平均突破时间不到30分钟),攻击变得更加复杂(国家黑客正在使用独特的云攻击策略),并且越来越多地针对云环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