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微软大模型安全防护产品能力及优势的体系化梳理,从加速构建自用AI大模型、深化大模型安全工具应用、重视威胁情报数据监测与利用、推动安全产品升级与集成等方面...
该恶意软件通过将代码植入合法APP中进行传播,其还通过一种基于类反射机制的远程回调技术来实现对目标的监控,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意代码控制机制。
韩国科学技术院 (KAIST) 的一个研究团队发布了一款可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的大语言模型工具——DarkBERT,这是一个专门从暗网获取数据进行训练的LLM。
需求释放,增速喜人。
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视频的密码分析方法,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侧信道攻击手段的认识。
详细剖析了生成式AI的能力、发展情况和应用前景,思考了生成式AI背后的技术要素、对于算网资源的诉求、对通信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及运营商在生成式AI发展浪潮中面临的机遇和...
对安卓恶意APP提出一个可解释性的机器学习分类方法。
本文分享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周威的报告——《无硬件依赖新型全系统物联网设备固件虚拟化方案研究》。
VSOC和SOC的定义、功能和特点的比较,以及VSOC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管理中的优势和挑战。
本文针对电子政务领域密码应用不便捷、不规范、不通用、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体系化、集约化、规范化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组合国密SM2,SM3,SM4,SM9算法,形成了集约化的体...
针对目前方法漏洞检测能力低、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细粒度漏洞检测框架VulDeeLocator,实现了高漏洞检测能力和高定位精度。
CNIL的行动计划列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研究工作、对专业人士的支持、开展执法行动等。
网信技术自主创新突破是网信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唯一出路,而架构再造、体系重构、技术突破是网信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三个不同层级。
《安全提升计划》明确了六大类31项主要任务。
SistemmaGPT可用英语和俄语工作,能够分析大量数据并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虚拟助理的形式与客户通信、创建个性化推荐系统、自动处理订单和来电、回复电子邮件、并与社交媒体...
安全研究人员先后发布了MOVEit(CVE-2023-34362)的PoC利用和漏洞分析。
运用多种手段的“认知领域”的战斗,是“混合作战”的决定性特征,并从体制建设、应对尖端技术、以及跨域防卫作战三个方面具体提出相关发展路径与策略。
如何在采用GitLab CI的项目中,完成静态代码安全扫描,并具备安全卡点能力。
两网融合,安全统管。
前美军高官提出利用新网络防御范式应对“太空灰犀牛”。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