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Kinsey 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5
发布机构:McKinsey & Company
发表时间:2025年7月
引言
麦肯锡公司发布了其年度重磅报告——《2025年技术趋势展望》,深度剖析了13项正在或即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深刻变革的前沿技术。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人工智能(AI)已不仅仅是一项独立的技术,而是成为了驱动和增强几乎所有其他技术趋势的“基础放大器”。在全球竞争加剧、数字与物理世界加速融合的背景下,这份报告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路线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并抓住新一轮增长机遇。
01
AI:一切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催生两大关键热点
报告将13项技术分门别类,但贯穿始终的主线是AI的无处不在。它不仅自身在飞速发展,还在为其他领域注入颠覆性能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创新的速度和方式。今年,由AI催生的两个新兴趋势尤为引人注目:
智能体AI (Agentic AI)
智能体AI是今年报告中一个全新的、快速崛起的趋势。它指的是一种能像人类一样,独立理解目标、进行规划并自主执行多步骤复杂工作流的AI系统。它基于强大的基础模型,能够自主调用工具、与其他智能体沟通,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适应。虽然目前该领域的股权投资额(2024年为11亿美元)与其他成熟趋势相比尚显温和,但其热度正以惊人的速度攀升——相关职位发布量在过去一年激增了985%,预示着一场关于工作方式的革命即将到来。专用半导体 (Application-specific semiconductors)
通用芯片在遵循“摩尔定律”数十年后,已难以满足生成式AI等指数级增长的算力需求。巨大的计算量带来了对能耗、散热和成本的严峻挑战。为此,专为AI训练与推理等特定任务设计、优化的半导体应运而生。这些专用芯片在速度、能效和单位性能成本上都远超传统通用芯片。报告数据显示,该领域的创新(以专利衡量)和投资热度(2024年股权投资达75亿美元)显著上扬,一个新的芯片产品、竞争者和生态系统正在快速形成。
02
六大宏观主题:洞察技术融合的未来图景
报告提炼出六个贯穿各项技术的宏观主题,它们共同描绘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自主系统的普及:无论是仓库中协作的机器人,还是在软件中执行任务的数字智能体,自主系统正从“试点项目”大规模走向“实际应用”。它们不仅在执行预设任务,更开始具备学习、适应动态环境和与人类及其他系统协作的能力。
人机协作进入新范式:技术与人的交互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自然和高效。从“替代人类”的叙事,转变为“增强人类”的现实。触觉反馈机器人、语音驱动的“副驾驶”(Copilot)和沉浸式培训环境等,使得技术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意图,人与机器的关系也从“操作员与工具”演变为“共同创造者”。
规模化应用的现实瓶颈:AI和机器人等带来的算力需求激增,正让全球基础设施承受巨大压力。报告指出,挑战不仅在于技术架构,更在于现实世界的“一地鸡毛”:数据中心面临电力短缺、供应链延迟、专业人才短缺以及电网接入许可等监管摩擦,这些都成为了技术规模化落地的主要障碍。
技术竞争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对关键技术的掌控权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各国正大力投资于“主权基础设施”(如云服务)和“本土化芯片制造”,以减少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敞口,并确保在下一波价值创造中占据有利位置。
规模化与专业化并行发展:技术生态呈现出两极化发展的有趣态势。一方面,科技巨头正在建设规模庞大、能耗惊人的数据中心,以训练参数万亿级的通用大模型。另一方面,在“边缘端”(如手机、汽车、工业设备)运行的、低功耗、针对特定场景的专业AI工具也在加速创新。
“负责任的创新”成为必选项:随着技术力量变得更强大、更个人化,“信任”已成为用户接纳与否的“守门员”。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必须证明其AI模型、基因编辑技术或数字平台是透明、公平且可问责的。道德考量不再仅仅是“正确的事”,而是直接影响技术采纳、投资回报和长期价值的战略杠杆。
03
回顾:2024年前沿科技融资的强势表现
在经历了2023年宏观经济疲软导致的投资寒冬后,2024年,资本对前沿技术的信心显著恢复。报告分析的13个技术趋势中,有10个的股权投资额相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呈现出强势反弹或稳健增长的态势。
强势反弹的明星领域:人工智能(2024年投资额1243亿美元)和机器人技术(70亿美元)在短暂回调后,投资额在2024年恢复增长并超过了2022年的高点。
逆势增长的坚韧领域:即使在市场普遍低迷的2023年,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生物工程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投资也未曾间断,显示出其长期的战略价值。
吸金能力最强的赛道:“能源与可持续技术的未来”以2232亿美元的投资额位居榜首,“出行的未来”也吸引了1316亿美元的投资。这两个领域是当前资本布局的重中之重
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5.pdf
来源:麦肯锡
编辑:钱镱(国科大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
声明:本文来自图灵财经,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