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至今,大模型平台的重点已经开始向智能体开发平台倾斜,竞争的焦点在于产品工具链的完善程度、Token 的调用、头部客户的争取等。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仍然以私有化部署为主,私有化部署项目占了整体市场的大盘,也因此培育了各种新兴创企、解决方案商以及其他传统IT厂商向生成式AI的转型。基于此,国际数据公司(IDC)于近日发布了《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份额,2024:市场正在成形》(Doc# CHC52821425,2025年8月)。
2024年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格局
2024年中国大模型开发平台市场规模达16.9亿元人民币。央国企采购大模型平台开发各种办公助手类提升生产力的应用,非央国企的行业企业使用大模型平台支持营销、客服等场景,互联网企业则倾向于在公有云的大模型平台上调用API来支持各种互娱类应用,这些AI应用的开发驱动了平台市场的增长。从市场格局的角度,位居市场前六的厂商包括:百度智能云、阿里云、商汤科技、智谱AI、电信AI以及稀宇科技。此外,大力投入RAG技术并推进企业级智能体自优化的中数睿智、较早推出大模型平台的神州数码、软通动力等也是该领域值得关注的厂商。
2024年中国大模型平台出海市场格局
出海已成为致力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中国企业的不二选择,尤其在生成式AI领域,社交、视频生成、音乐生成、游戏、AI翻译等中国的AI出海应用开始风靡全球。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大模型平台市场规模达8.6亿元人民币,用户主要在Azure上使用OpenAI GPT、在亚马逊云科技上使用Claude等。中国出海的企业中,也有众多企业选择在阿里云上使用大模型平台。
IDC给技术提供商的建议
大模型平台开发的低代码态和高代码态均需发力。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非技术用户开发各种场景下的agent,需要低代码零代码的工具支撑应用的快速上线。而涉及到企业级软件,仍需要专业的开发人员,灵活易用完善的工具链、模型效果的监测等仍需要完善。
大模型平台功能应重点投入。统一 AI 管理平台功能:创建无缝集成平台,无缝管理传统 AI、生成式 AI (GenAI)和 AI 代理,以简化运营并提高业务价值;优先考虑自动化功能:增加嵌入式自动化和智能副驾驶,以简化 AI/ML 流程、减少手动工作、提高易用性并提高生产力。实现强大的 AI 治理:制定全面的 AI 治理框架,以建立信任并降低风险,确保负责任且安全的 AI 部署;投资 AI 生态系统集成:预先构建 AI 生态系统与常用组件和框架的集成,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投资和现有工作流程;提供AI 成本和价值跟踪能力:开发功能,使企业能够有效地监控和评估 AI 系统产生的成本和价值,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转向 AI 驱动的业务价值。企业正在从 AI 实验转向战略性地优先考虑提供可衡量业务价值的 AI 项目,重点关注生产力、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改进。买家现在需要具有明确 ROI、更快上市时间并支持企业范围转型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大模型平台需要为用户解决的问题之一。
IDC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总监卢言霞表示,当前,大模型平台建设主要是围绕平台开发应用的形式展开。未来,一方面需持续降低平台的使用门槛,为用户提供低代码灵活的应用开发工具;另一方面则需面向专业人员持续打造高代码态完善的开发工具。
声明:本文来自IDC咨询,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