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与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7日,美国陆军部总部发布最新版的FM 3-12《赛博空间和电磁战作战》条令,该条令属于公开可发布版本,分发无限制,正式取代2021年8月24日发布的版本。
核心定位:作为陆军赛博空间作战、电磁战(EW)及赛博电磁活动(CEMA)的核心条令,为战区陆军及以下梯队指挥官和参谋提供作战指导,同时覆盖赛博与电磁战专业人员的职责与行动框架,深度衔接联合条令JP 3-12与陆军作战条令ADP 3-0。
主要内容:共5章9个附录,核心内容聚焦“多域融合下的赛博电磁能力运用”,具体如下:
第1章(概述与威胁):界定赛博空间(含互联信息基础设施、嵌入式控制器等)与电磁频谱(全波长电磁辐射)的作战域属性,细化“对等威胁”、“非国家威胁”(恐怖组织、黑客团体)及“内部威胁”的能力特征,新增“系统分析”方法以识别赛博电磁域关键节点与脆弱性。
第2章(赛博空间作战):明确赛博作战三大任务——国防部信息网络(DODIN)运维(构建陆军专属DODIN-A网络)、防御性赛博作战(含内部防御措施与响应行动)、进攻性赛博作战(需经美国赛博司令部授权,含赛博侦察、渗透与攻击),强调“任务线程防御”以保护关键作战链路。
第3章(电磁战):将电磁战划分为电磁攻击(干扰、欺骗、入侵)、电磁防护(电磁控制EMCON、频谱管控)、电磁支援(信号侦察、定位)三大模块,新增“电磁战重编程周期”(需求确定-响应制定-响应生成-执行),明确师级电磁战连、旅级电磁战排的编制与任务。
第4章(赛博电磁活动CEMA):确立CEMA为统筹核心,规定其在军事决策流程(MDMP)中的角色——参与情报准备、信息收集、目标选定,细化各级CEMA科室权责(军级整合联合资源、师级规划有机能力、旅级执行战术任务),新增“CEMA工作组”机制以同步多域行动。
第5章(联合兵种中的赛博电磁作战):阐述赛博电磁能力与机动、火力的协同逻辑,明确在“竞争-危机-武装冲突”全流程中的运用侧重(如竞争阶段侧重赛博侦察与电磁态势构建,冲突阶段侧重跨域汇聚效应)。
附录:含赛博事件响应(附录A)、CEMA规划整合(附录B)、效应请求格式(附录C)、电磁攻击识别与应对(附录D)等实操工具,提供标准化流程模板(如赛博效应请求CERF、电磁攻击请求表)。
二、条令发布背景
2025年版条令的更新源于全球安全环境的结构性变化。后冷战时代“反恐与有限应急行动”的作战预设彻底失效,大国竞争重新成为军事战略核心——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大规模陆战中,将电磁干扰与网络信息战深度融合;东方大国则凭借经济体量优势,构建起涵盖5G基础设施、卫星通信与定位系统的军民融合式赛博电磁能力,在太平洋区域形成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
俄罗斯和东方大国等“区域对等对手”已具备在赛博空间与电磁频谱域挑战美国主导权的技术实力,美军传统“技术代差优势”持续缩小。在此背景下,美国陆军亟需通过条令更新,将赛博与电磁战能力融入“大规模作战”场景,以多域协同破解对手防御体系。
三、与2021年版条令的核心变化及解读
(一)作战焦点:从“分散应对”到“多域融合”
2021年版条令虽提及多域作战,但更侧重赛博与电磁战的独立行动边界划分;2025年版明确将“多域作战”作为顶层框架,首次提出“汇聚效应”(Convergence)概念,要求赛博、电磁战能力与陆、空、海、天域能力实现“战术级整合与聚合”。例如,条令明确要求在联合强行进入行动中,以电磁攻击干扰敌方防空雷达、赛博攻击瘫痪其指挥网络、太空资产提供实时态势感知,同步支撑地面部队机动,创造“域内相对优势窗口”。
这一变化标志着美军彻底摒弃“赛博电磁战辅助作战”思维,将其定位为“大国对抗破局关键”,通过跨域协同抵消对手A2/AD能力。
(二)威胁界定:从“泛化分类”到“精准聚焦”
2021年版对威胁的分类较为宽泛,仅笼统划分“国家与非国家威胁”;2025年版进一步细化为“对等威胁”(俄罗斯、东方大国、伊朗、朝鲜)与“非国家威胁”两级,并精准描绘对等威胁技术特征:
● 东方大国:具备针对美军指挥控制网络的持续网络间谍能力,可通过5G基础设施渗透战区通信,依托军民融合体系实施全域电磁频谱管控,干扰卫星通信与定位系统。
● 俄罗斯:擅长战术级电磁-网络协同作战,在俄乌冲突中已验证“跟踪干扰”(follower jamming)技术对跳频电台的压制效果,同时联动社交媒体开展虚假信息攻势。
威胁画像的精准化,为美国陆军训练设计、装备研发和战术制定提供了明确靶标,体现“以对手为中心”的备战逻辑。
(三)作战流程: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
2021年版中,赛博与电磁战规划多在军事决策流程(MDMP)后期补充嵌入,与目标选定、火力规划脱节;2025年版将其全面融入MDMP全流程及目标选定工作组(TWG)机制,形成标准化协同链路:
● 规划阶段:CEMA需同步参与任务分析,提交“赛博电磁环境评估报告”,明确频谱管控需求与潜在赛博攻击节点,避免与友军通信、雷达频率冲突。
● 准备阶段:建立“赛博效应请求(CERF)-电磁攻击请求”联合审批通道,与联合部队目标周期对齐,提前完成攻击权限申请与效果预判建模。
● 执行阶段:新增“动态频谱管控”流程,授权旅级指挥官根据战场电磁环境变化,临时调整己方通信频率并触发电磁干扰响应(如遇敌方定位信号立即转入EMCON 4级防护)。
● 评估阶段:引入“跨域效果关联评估”方法,通过比对赛博攻击日志、电磁频谱监测数据与地面部队战报,精准判断作战成效。
作战流程的重构解决了以往“能力与需求错位”问题,使赛博电磁战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提升对战术目标的支撑效率。
(四)核心机制:强化“赛博电磁活动(CEMA)”统筹权责
2021年版虽引入CEMA概念,但未明确其在参谋体系中的定位;2025年版将CEMA确立为“全域协同核心枢纽”,明确其嵌入各级司令部的法定权责:
● 制定分级电磁控制(EMCON)计划,细化5级防护的触发条件与执行标准;
● 统筹赛博防御与电磁防护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与能力盲区;
● 作为陆军与联合赛博司令部(USCYBERCOM)的直接对接节点,确保战术行动与战略目标一致。
CEMA权责的法定化,打破了赛博与电磁战“各自为战”的传统壁垒,实现了域内资源的集中管控与高效调配。
(五)训练与准备:从“基础技能”到“实战化对抗”
2021年版训练侧重网络防御、频谱监测等基础技能;2025年版全面转向“对等威胁导向型训练”,新增核心科目:
● 作战训练中心(CTC)轮转中嵌入“模拟对等对手电磁干扰-网络攻击复合场景”,要求部队在通信降级70%环境下完成指挥控制任务;
● 开展“港口到前沿”(Fort-to-Port)全链路防护训练,重点应对敌方对动员基础设施的勒索软件攻击与供应链渗透。
训练体系的调整,反映美军对“高强度对抗适应性”的重视,试图通过贴近实战的场景模拟,降低部队战场适应成本。
四、对未来装备技术体系的影响
(一)装备发展:向“跨域协同型”转型
2021年版条令引导装备向“专业化独立型”发展,而2025年版明确指向“多域融合型”装备体系,核心需求包括:
● 一体化感知装备:研发融合电磁信号侦察与网络流量监控的车载平台,实现“频谱-网络”态势一张图,解决以往两类数据割裂问题。
● 可重构电子战系统:要求具备动态调整工作频段与干扰模式的能力,以应对俄罗斯“跟踪干扰”等自适应威胁,目前陆军已启动“电子战即服务”(EWaaS)项目研发。
● 战术级赛博攻击平台:推动攻击载荷小型化、模块化,使其可嵌入无人机或单兵终端,实现“发现即攻击”的战术响应速度。
● 抗干扰通信装备:重点发展量子密钥分发、跳频技术升级等抗干扰手段,破解中方针对卫星通信的干扰能力。
(二)技术突破:聚焦“智能化与自主化”
条令明确将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列为核心支撑,倒逼技术研发优先级调整:
● AI赋能决策:开发CEMA专用AI引擎,实现电磁信号自动识别、网络攻击路径自主规划与作战效果实时评估,缩短“发现-决策-行动”(OODA)循环。
● 量子技术应用:加速量子雷达研发以反制隐形目标,推进量子通信部署以保障指挥链路绝对安全,应对“对等威胁”的技术反制。
● 无人协同技术:构建“无人机蜂群-地面站-卫星”协同网络,实现电磁干扰与网络渗透的无人化执行,降低人员暴露风险。
(三)体系构建:强化“全域互联性”
条令要求装备体系打破“军种壁垒”,构建跨域互联架构:
● 推动陆军战术网络与空军预警机、海军舰艇的电磁感知数据实时共享,实现“全域态势同步更新”;
● 建立装备软件化升级通道,通过远程推送实现电子战算法、网络攻击载荷的快速迭代,应对威胁技术的快速演进。
五、美陆军的核心考量
● 应对大国对抗的现实需求:通过条令更新,将赛博电磁战从“反恐附属任务”提升为“大国竞争核心能力”,确保在与对等对手的高强度对抗中掌握域内主导权。
● 解决协同效率瓶颈:以CEMA为统筹枢纽,通过流程重构与机制固化,打通“需求-规划-执行-评估”全链路,提升对地面作战的赋能效率。
● 牵引装备技术发展:以条令明确装备技术标准,引导研发资源向“跨域融合”“智能自主”领域集中,避免技术投入与作战需求脱节。
● 强化联合作战衔接:通过与联合条令深度对接,确保陆军赛博电磁能力无缝融入全域作战体系,提升美军整体协同战力。
六、总结
2025年版FM 3-12是美国陆军适应大国竞争格局的里程碑式调整,其核心逻辑是“以多域融合为框架、以对等威胁为靶标、以CEMA为枢纽、以技术赋能为支撑”,将赛博电磁战深度嵌入地面作战体系。相比2021年版,新版条令在作战流程、装备导向与协同机制上实现了质的突破,标志着美国陆军正式完成从“反恐型”向“全域大国对抗型”的战略转型,其装备技术发展与战术实践调整值得持续关注。
回复250924获取条令原文和机器翻译
声明:本文来自电波之矛,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