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始于德州奥斯汀的现场活动中,科技巨头亚马逊于2025年11月11日正式宣布启动一项私有的“人工智能漏洞赏金计划”,向精选的安全研究人员和学术团队开放其核心的Amazon Nova基础模型及其AI应用。这一举措标志着亚马逊正以更开放、更协作的姿态,直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复杂且严峻的安全挑战,旨在通过外部专家的“创造性审视”,为其AI生态系统的稳健性加上一道关键保险。

从“隐秘漏洞”到“CBRN威胁”的全面围猎

该计划绝非传统漏洞赏金的简单延伸,其测试范围直指生成式AI的核心风险区。根据公告,研究人员被鼓励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提示词注入和越狱:测试模型能否被精心设计的指令绕过内置的安全护栏,产生原本被禁止的内容或行为。

具有现实世界利用潜力的模型漏洞:寻找那些不仅存在于理论中,更能被实际利用来造成损害的安全缺陷。

防范协助有害活动:重点关注模型是否会无意中协助与化学、生物、放射性和核武器(CBRN)相关的威胁,以及其他安全议题,这是对AI可能被滥用于制造大规模伤害的前瞻性防御。

亚马逊商店首席信息安全官哈德森·瑟里夫特对此寄予厚望,他指出:“安全研究人员是检验我们人工智能模型和应用程序是否经得起创造性审视的最终现实世界验证者。” 这番话清晰地表明,亚马逊认识到,仅靠内部测试难以模拟现实中恶意行为者天马行空的攻击思路,引入外部“红队”是提升安全性的必经之路。

联结学术界与业界的“双向通道”

该计划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其精心设计的合作架构。它并非一个完全开放的公共项目,而是采用“邀请制”,分阶段推进。始于奥斯汀的现场活动是其序幕,汇集了来自“亚马逊NOVA AI挑战赛”的顶尖大学团队与专业安全研究员,共同应对真实世界的AI安全挑战。

到2026年初,这项私有的、持续性的计划将正式通过邀请向更广泛的安全研究界和精选学术团队开放。这种“私有”与“公共”并行的双轨制(亚马逊原有的公共漏洞赏金计划依然开放,并设有“Gen AI Apps”类别供大众报告AI应用问题)显示出亚马逊在开放性与风险可控性之间的审慎平衡。通过邀请制,亚马逊能确保参与者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同时在模型完全公开前,为敏感的核心技术设置一道安全闸门。

亚马逊人工智能高级副总裁罗希特·普拉萨德道出了背后的理念:“我们相信,使我们的模型更强大、更安全的最佳方式是与更广泛的社区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找漏洞”,更是一种人才培养和知识传递。亚马逊明确表示,此举旨在“激励和培养下一代AI时代的安全研究人员”,通过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为整个行业储备未来人才。

行业趋势与亚马逊的深层考量

亚马逊并非首家对AI模型启动漏洞赏金计划的公司,但它此举的规模和深度,反映了行业共识的深化:如同过去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基础AI模型正成为新的数字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关乎整个技术栈的稳定。

随着NOVA模型在Alexa、通过Amazon Bedrock服务的AWS客户以及其他亚马逊产品中驱动着日益庞大的生态系统,确保其安全性已从技术选项上升为商业基石。任何与模型相关的安全事件,都可能像涟漪一样扩散至成千上万的客户业务中,引发连锁反应。此前,亚马逊曾举办面向10支大学团队的竞赛,预先提供25万美元资金和AWS积分,成功发现了新的漏洞、越狱方法和对齐问题,这无疑验证了外部研究的价值,也为此次更大规模的赏金计划铺平了道路。

在开放与管控间走钢丝

然而,邀请制本身也引发了讨论。一方面,它确保了测试的专业性和可控性,避免了模型在早期被完全暴露于公开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可预知风险。另一方面,批评者可能认为,这限制了发现漏洞的“群体智慧”的广度,真正的顶级黑客或许不在受邀之列。

此外,如何界定一个AI漏洞的严重性并为其定价,相比传统软件漏洞更为复杂。例如,一个成功的“越狱”与一个可能导致模型泄露训练数据的漏洞,孰轻孰重?亚马逊为此设置了从200美元到25,000美元不等的奖励范围,但这套评判标准能否精准反映风险并有效激励研究员,仍需实践检验。

定义AI安全的新范式

亚马逊的这一步棋,是其构建可信AI生态战略的关键落子。在生成式AI的竞争从“功能比拼”迈向“安全与信任竞赛”的阶段,主动打开大门,邀请外界“挑刺”,不仅是对自身技术自信的体现,更是在向市场、客户和监管机构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亚马逊正以最务实的方式认真对待AI安全。

正如其公告所总结:“亚马逊相信,当学术界和专业安全社区携手合作时,AI安全的进步最为迅速。” 这项AI漏洞赏金计划,正是这一信念的生动实践。它预示着,守护下一代AI系统的,将不仅仅是模型背后的代码,更是由全球智慧共同编织的一张动态、协同、持续进化的安全网络。

参考资源

1、https://www.amazon.science/news/amazon-launches-private-ai-bug-bounty-to-strengthen-nova-models

2、https://cyberscoop.com/amazon-bug-bounty-program-ai-nova/

声明:本文来自网空闲话plus,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