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坚决反对太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积极参与联合国外空安全治理,第77届、78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高票通过中国、俄罗斯等国共提的“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
AI工具若被不法分子利用,会对我关键数据、基础设施、社会秩序造成损害,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隐形武器”。
为构建驱动下一代企业数据和 AI 应用所需的可靠、安全和可审计的数据管道提供基础。
个别公职人员因立场信念缺失、纪律观念弱化、规矩意识松懈等原因,引发失泄密恶果,既折损个人前程,更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
它们深刻地反映了一个主权国家在数字时代维护其国家利益的优先考量。
从微软的邮件门说起。
网络广播系统一旦被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渗透、攻击,传播有害信息,将极大破坏我网络安全环境。
切勿使直播镜头成为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窗口。
报告总结了该研究所2024年2月举办的“重建庇护所”首届国土防御研讨会的重点内容,包括在大规模战斗行动中的认知防御,以其解决方案。
在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里,绝对的安全或许只是一种幻觉。
从硬件结构到网络连接,从日常操作到设备报废,打印机容易造成失泄密隐患的渠道复杂多样,需要引起重视加以防护。
面对虚拟现实环境(VREs)在认知战中的潜在威胁,我们应高度重视情绪操纵的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的泄密隐患也日渐凸显。
对《瓦森纳协定》的变动、以色列在网络监控工具出口方面的法律规制演变进行了分析梳理。
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版《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为商用密码使用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增强认知安全的11个知识与技能因素。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频繁使用“钓鱼”邮件的手段开展网攻窃密,目标直指我党政机关、国防军工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核心要害部门,试图窃取我重要敏感领域信息,手法复杂多变,...
如何在享受终端设备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好守护我们的数字人生,这里有一份个人终端安全指南,请查收。
有些东西却不能随意处置,稍有不慎可能产生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
在中美“科技脱钩”、俄罗斯推行网络主权等全球趋势下,DNS4EU无疑是互联网巴尔干化进程中最具技术含量的地标事件之一。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