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软的邮件门说起。
网络广播系统一旦被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渗透、攻击,传播有害信息,将极大破坏我网络安全环境。
切勿使直播镜头成为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窗口。
报告总结了该研究所2024年2月举办的“重建庇护所”首届国土防御研讨会的重点内容,包括在大规模战斗行动中的认知防御,以其解决方案。
在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里,绝对的安全或许只是一种幻觉。
从硬件结构到网络连接,从日常操作到设备报废,打印机容易造成失泄密隐患的渠道复杂多样,需要引起重视加以防护。
面对虚拟现实环境(VREs)在认知战中的潜在威胁,我们应高度重视情绪操纵的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的泄密隐患也日渐凸显。
对《瓦森纳协定》的变动、以色列在网络监控工具出口方面的法律规制演变进行了分析梳理。
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版《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为商用密码使用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增强认知安全的11个知识与技能因素。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频繁使用“钓鱼”邮件的手段开展网攻窃密,目标直指我党政机关、国防军工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核心要害部门,试图窃取我重要敏感领域信息,手法复杂多变,...
如何在享受终端设备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好守护我们的数字人生,这里有一份个人终端安全指南,请查收。
有些东西却不能随意处置,稍有不慎可能产生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
在中美“科技脱钩”、俄罗斯推行网络主权等全球趋势下,DNS4EU无疑是互联网巴尔干化进程中最具技术含量的地标事件之一。
当“刷脸”成为生活常态,一些“强制刷脸”“无感抓拍”等不当使用乱象以及人脸识别数据滥用等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应当引起重视和警惕。
这些承载着人员互通、物流交汇、信息交融的通道枢纽,也面临着新挑战,需要你我共同守护。
切记!不可随意、不可轻信、不可大意!
要求对已被列入“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或“特别指定国民清单”的公司的子公司实施出口许可要求。
要求所有闭路电视(CCTV)设备须在政府实验室接受硬件、软件及源代码的严格检测,此举引发监控设备制造商与印度监管机构的激烈争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