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模块化和微服务开发模式的广泛采用,API已经成为现代应用软件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PacketScope是一种基于eBPF的端侧协议栈通用防御框架,实现了协议栈内核级别的分组可视化、安全性分析与零延迟防御。
pqcscan可用于扫描SSH 与TLS服务器,识别其是否真的部署了所宣称支持的后量子加密算法。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狂飙突进的时代,谁还在捍卫“干净的互联网”?
无需执法机关授权、也无需动辄上万元的无线电扫描仪,只需市售不到1000元的商用硬件即可检测市场主流的蜂窝GPS追踪器。
旨在帮助企业自动识别敏感文档并加以分类标记,从而提升整体数据防护水平。
Opensource开源安全工具不仅提供了能够与昂贵商业解决方案相媲美的功能,还带来了透明度、灵活性和创新速度。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从聊天机器人跃升为高信任度的自主系统核心,围绕其安全性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通过 CALDERA,安全团队可以模拟黑客在企业内网的真实行为,测试安全防御系统能否有效识别并阻断攻击。
这个小工具通过允许用户探索无线信号、进行渗透测试和执行 RF 信号操作来填补这一空白——所有操作都在移动设备中进行。
密码工程实验室将陆续开源相关密钥安全方案软件代码,包括但不限于《密码软件实现与密钥安全》介绍的方案。
这些被低估的工具可以帮助扩展渗透测试的边界,特别是在云和OSINT领域。
用于评估AI风险和恶意攻击,尤其是针对AI模型训练数据的“投毒攻击”。
本文收集整理了当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13款免费安全工具,可以让Mac用户远离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威胁。
Strobes公司的安全研究人员收集整理了目前全球市场上15款较流行的漏洞管理方案,并从漏洞扫描、确定优先级、补救计划、报告和自动化、集成性、可扩展性、易用性、应用成本...
本文收集了6款目前较热门的开源漏洞扫描工具,并从功能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对其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
覆盖数字取证、加密传输、云威胁检测、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开源代码审核、移动应用安全评估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名渗透测试员,掌握适用于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的顶级工具至关重要。
覆盖大语言模型安全、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和网络监控、加密和事件响应的各个领域,可帮助个人和企业在新的一年中更好地保护其数字资产。
这些操作系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安全工作,例如渗透测试、漏洞赏金狩猎、恶意软件分析和逆向工程、事件响应和取证分析、射频黑客、WiFi 黑客、匿名调查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