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DR构建统一安全运营中心,整合已有的安全产品/安全能力、SIEM/SOC、威胁情报、遥测数据等分散元素,缩短从检测到响应的时间,成为最可行的方向,被视为安全的未来。
此次数据跨境新规出台是国家网信办积极响应“数据二十条”中鼓励积极探索数据跨境流动与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的工作原则,也是对于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制度在落地过程中的实务问题...
NSTAC报告:基于2024年网络安全实践的认定激励机制研究。
进攻性安全策略所使用的战术、技术和程序(TTPs)与攻击者使用的TTPs非常相似。
要求联邦机构使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开发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规范人工智能的使用。
CMMC是DoD针对美国国家整体国防工业基础供应链安全提出的国防供应链网络安全成熟度模型认证机制,目标是统筹规划整体国防供应链风险管控制度与网络安全基准规范,实现威胁...
美国智库阿斯彭研究所发布《用人工智能展望网络未来》报告。
企业中的数据保护人员应了解 2023 年以来的关键转变和趋势,以便审查其现有合规义务并预测 2024 年及以后潜在的立法和监管变化。
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一种新颖的方法,用于在网络靶场中自动化评估蓝队的表现,并强调了该方法的可扩展性。
本文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安全这一主题,为企业等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克里米亚危机后,传统军事威胁回归欧陆,德国综合安全观“防御性”与“韧性”融合并重。
设立专门机构引导发展、评估和应对风险,规范数据训练以避免数据泄露和不当输出,基于特定用途风险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确立贯穿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度制度,健全防止...
本篇文章引入并定义了‘远征网络空间作战’(ECO)这一术语,以标准化这些战术机动分队在大国竞争连续体中作战的术语。
这起攻击致使军方超过500G重要涉密信息泄露,同时导致大量关键系统数据被破坏。
未来的出路在于将分析从检测中解脱出来,采用商业智能(BI)的原则,更有效、更经济地集中、分析和分发安全数据。
美军通过“雷穹”项目为零信任能力下一步实施和部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是伊卡洛斯的堕落,还是灰姑娘的幸运?
研究近年来主流网络钓鱼邮件攻击的方式、类型和使用技术,分析生成式 AI 机器人、多片段程序编码混淆等新型信息技术加剧钓鱼邮件攻击的风险隐患,并结合理论和现实情况,就...
美国国防情报机构把人才视作最重要的资源,将人才培养作为能力提升的基石,用组织的牵引作用和体系的保障功能,激发人员各自的能力和优势,不断健全国防情报人才培养组织体...
详细解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