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
报告从科研论文、专利、书籍、行业应用、学者地图与画像、技术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全景展示和分析了联邦学习技术自从 2016 年被提出以来至 2020 年的重要进展,并展望了该...
本文通过结合技术背景和相关事件活动分析了勒索组织将攻击目标扩展到VMware vSphere的原因,并且根据相关攻击样本的分析揭露了此类勒索攻击的勒索流程。
近年来,黑客行动主义者们经常会在动荡时期入侵政府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已经关乎政权安全。
周立波律师从自己亲身所办的成功案例入手,深度剖析了网络犯罪的本质,并从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全方位地提炼了网络犯罪辩护的精要,给大家带来了一次精彩的分享。
本文主要讨论XAI中模型可解释性的主要技术,介绍基于可解释“白盒”模型的可解释性以及基于黑盒模型推断的可解释性。
据CNNVD统计,2019年10月份采集安全漏洞共1774个,其中接报漏洞12164个。
攻击者通过爆破获得跳板机权限后,利用全套黑客工具包对内网主机进行渗透,人工投放勒索病毒进行加密。
研究发现,世界各大知名网站对中英文用户采取同样的密码保护措施,都没有考虑中文用户密码的特点。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统计,2019年9月份采集安全漏洞共1377个,接报漏洞共计6784个。
本文想简单的聊一下安全运营里,关于漏洞扫描的一些简单常识。
本文简单回顾下有哪些远程控制木马和软件,然后详细分析黑客所使用的网络隐蔽通信技巧,再说说其他需要注意的,最后聊聊缓解和检测措施。
首先,以研究大数据资产监管为基础,对资产与安全能力进行安全稽查;其次,结合稽查结果与大数据安全标准,完成风险评估以实现尽早发现平台中所存在的安全威胁。
本文将结合笔者混迹网络安全圈多年的经验,基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提出一些思考。
本文全面梳理云计算环境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并针对云计算环境分层体系架构特点,结合现有的云安全标准和规范,研究了云计算的安全防护体系,提出了基于统一安全的策略,...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不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优缺点,以及评估不同场景下访问控制强度的真实需求,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中寻找平衡点,并针对金融业在不同场景下合理使用生物特征...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国际典型的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模式,分析目前我国监管策略存在的挑战,进而从立法、治理及个人救济几方面提出实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个人信息保护平衡的建议...
Facebook近7000页内部机密文件被泄露,曝光了它如何将用户数据作为谈判筹码,如何控制竞争对手,甚至在孵化前杀死竞争对手。你怎么看Facebook这些做法?
网络空间军事化、武器化趋势不断加速凸显,有可能对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稳定乃至整个国际秩序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以发展与保护平衡的视角,试图回答如何实现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