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旧金山一名20岁的大学生,借助AI滤镜变身16岁女孩,揪出了一位40岁的恋童癖男警察!
AI造假技术终究还是被滥用了。美联社报道称,一名间谍使用 AI 生成的个人资料和图片在知名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上欺骗联系人,包括政治专家和政府内部人士。目前在网络...
如果可在作战中即时访问安全的商业云将彻底改变战场的格局,美军希望寻求能够执行以云为中心的数据共享的技术,同时可靠地维护机密信息的安全性。
俄罗斯人脸识别网站SearchFace上线了。在俄罗斯社交网络Vkontakte上,如何搜索你想要的人呢?
这家佛罗里达银行在今年2月就依靠智能手机设备生物特征识别功能推出无口令身份验证了。
截至5月底,江苏省网安部门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共办理行政案件1698起,现发布“净网2019”专项行动第三批共13个清理整治典型案例。
CNCERT联合行业机构,在我国工控网络安全监测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电行业联网监控管理系统、工业控制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调研和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水电行业工控网络安全状...
数字风险保护是一个较新的TI应用场景,Forrester在《2019年数字风险保护市场》调研中,将数字风险保护看作客户应该投资的首要威胁情报能力。
目前,中国的征信体系并不健全,而征信修复更是极度缺失的一环。市场的空白,催生出了畸形的欺诈式征信修复“地下江湖”。
美国长期将我国作为假想敌,采取各种手段压制我国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本文就此提出三点建议。
本文从方法论到实际模型,对安全架构评审过程进行阐述,按照这个方法,在评审的完整度和覆盖率上会有很大的提高。
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关系良好,且目前处于建设期,电力、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的应用都发展迅速,对网络安全需求旺盛。
法制日报社评选出2019年的雪亮工程、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十大创新案例、十大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十大创新产品。
数据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产生价值,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基于商业目的使用数据有何法律依据?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企业行为的法律边界又在何处?
犯罪情报预测分析技术稀缺,一直是制约我国开展大数据犯罪情报分析的瓶颈问题。本文以美国兰德公司发布的《预测警务》报告为视角,解析了美国犯罪情报预测分析的方法、层级...
本文在明确个人隐私和政府数据开放定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 提出个人隐私的认定标准, 并针对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隐私风险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天津公安机关“净网2019”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以来,共侦破各类涉网案件16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11名。
电信诈骗犯罪有其规律性,充分利用技术侦察措施、即时提取相关物证、书证,该类案件的成功侦破亦非难事。
基于复杂的网络安全和IT基础设施现状如何从0开始构建零信任安全?本文将分析这种困惑并探讨其解决思路。
从2011年至2014年6月,包头市两级检察院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274件434人,大量案件背后,“大数据”的运用让包头的反腐力度与成效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