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美欧俄日等加强指挥控制、态势感知、训练测试、信息对抗、安全防御等网络武器研发,强化新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军事作战能力。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技术、新架构层出不绝,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通在七层流量代理方向做的探索与实践。
这份报告在编写机构,方法论,战略规划,具体实施建议等方面,与上世纪50年代启动美苏冷战战略的“日光浴计划”如出一辙,几乎拥有同等分量。
“网络恐怖主义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威胁”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防范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也已成为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
镰刀,也会成为别人的韭菜。
本周三,美国波特兰市议会通过了一项立法,不仅禁止波特兰所有市政部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还禁止私人公司在公共场所使用这项技术。
互联网公共核心概念自提出以来不断发展,保护互联网公共核心的规范可能而且应该发展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共同规范。
虽然所有的实名访问场景都可以逐步升级到零信任网络的安全框架下,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传统安全和零信任的混合状态会一直存在。
第三方SDK是潜藏在移动应用中的不确定因素,本文中,工商银行蓝军对第三方SDK嵌入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梳理分析,并针对性地给出了风险防控的思考和建议。
FireEye称,至少自2017年3月以来一直在进行的名为GhostWriter的运动一直在进行,并且与俄罗斯的安全利益保持一致。
针对虚假信息治理,德国从寄希望于平台自我监管到将内容审查写进刑法,从媒体监管到竞争法和数据保护,尽管治理体系是碎片化的,但可被视为针对虚假信息治理的较为全面的政...
SDP即“软件定义边界”是由云安全联盟开发的一种安全框架,基于零信任的概念。
2020年5月,奇安信病毒响应中心移动安全团队在日常的威胁分析运营过程中发现一款Android平台的恶意SDK插件,结合奇安信威胁雷达遥测数据分析估算至少有200万台以上的独立An...
梳理专家组机制的运行情况和特征;分析专家组机制在推动形成网络规范方面的作用和挑战;对中国如何通过参与专家组工作引领国际网络规范进程提出建议。
API安全是App安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足够安全的数据接口,再完善的“隐私政策”,再充分的用户权利保障,都将因为数据的泄露让所有努力付之东流。
新一代安全运营中心更加注重通过主动式、智能化、体系化的特性实现合规,而不是简单照搬合规性法规来提供网络安全。
一线调研与深度脑暴后的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思考。
芯盾时代以端点核心安全、智能安全大脑、连续自适应认证三大技术体系,向客户提供多因素认证、统一身份管理、人工智能反欺诈、零信任安全等四个系列产品。
有效应对网络空间五大攻击威胁,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多方参与共同应对。
安全行业的竞争已经从技术竞争升级为全面生态竞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