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个人信息安全带来的全方位影响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本身带来的挑战,从监管治理、标准规范、企业管理层面给出提升个人信息安全的具体建议和...
技术、教育、制造、政府、交通、能源、法医、房地产和电信等一些行业遭受了严重影响。
从主权、审慎、不干涉、和平解决争端、使用武力和行使自卫权、国际人道法、国际人权法、归因等角度,全面阐述了非盟对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的立场和态度。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作题为《交通运输行业信创挑战与发展思考》的报告。
根据该Nim后门的代码特征,我们关联到针对尼泊尔和缅甸的攻击样本,其中针对缅甸的攻击时间可追溯到去年11月。
主要介绍广东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方面的五种做法,形成的五方面显著特点,以及对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的五点启示。
通过分析北约和欧盟目前的国防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指出其欲在2030年实现国防数字化转型的里程碑愿望很难实现,并归纳总结出所面临的4个数字化发展挑战:发展差距、投资不...
本文谨在翻译、吸收《AI医疗器械开发中的医疗信息收集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上,结合日本法规、学界探讨等对日本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开发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综述,以...
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目前已有168份裁判文书关联“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此前梳理时仅有20余份公开文书相比(彼时检索时间区间为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案件数量大幅提升,2022...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之际,笔者就该法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以期为今后办案和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展开体系化的风险防控建设,用创新破局,以技术攻坚,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风险防控网,做到了一点出险,全面防控。
围绕隐私计算技术标准化路径进行分析,从标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相关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隐私计算技术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政策和相关建设难以摆脱美国歧视性网络空间规则体系与全球网络空间利益间的根本矛盾,进展并不顺利,一些弊端已经显露。
网络空间、电磁空间、认知领域等“非接触式”的隐形空间对抗方式多维多样、手段隐蔽无序、疆域模糊难辨,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
作战重心将从“以信息为中心”向“以认知为中心”转变,制胜机理将从“信息制胜”向“认知制胜”转变。
主要从防守方视角,介绍如何对网络侦察进行形式化建模,并对网络侦察防御相关技术进行梳理概述。
分析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在数据层、信息层和决策层3个不同融合层次的特点,探讨了数据融合在存储、使用、分析技术、数据管理及价值确定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
本文重点针对《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补充“评估办法”和“标准合同”中的重要事项,并提出数据跨境安全治理实践相关建议。
本文主要对公共镜像仓库Docker Hub、私有镜像仓库Harbor、Docker Registry的数据泄露风险进行了分析。
转眼两年过去了,业内有哪些探索与实践?落地合规重点、难点指向哪里?公众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又有哪些新的顾虑与担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