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为IT运维带来的挑战与转机,接下来对民生银行的智能运维实践进行介绍说明。
MIT的最新研究对神经网络的对抗样本问题给出了非常新颖的解释和实验论证:对抗样本不是Bug,它们实际上是有意义的数据分布特征。
最近,关于震网病毒又现新线索,加之Flame恶意软件再度复苏,人们对于这场震惊全球的网络物理攻击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借调至中国银监会工作本是好事,孰料转发一份文件致当事人李某锒铛入狱。
攻击者可通过构造的恶意请求直接读取服务器任意文件,风险较大。
自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被捕后,厄瓜多尔称遭受了来自多国大规模的网络攻击,数量居然高达4000万次!
ENISA近日发布《建立网络安全政策发展框架——自主代理的安全和隐私考虑》报告,旨在为欧盟成员国提供一个安全和隐私政策发展提供框架,以应对日益普及的AI应用。
经过一年多的停顿和反思,联合国框架内有关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讨论将在2019年重启,并将同时存在“政府专家组”和“开放性工作组”两个机制。
各国重点围绕网络犯罪“执法与调查”和“电子证据与刑事司法”两个议题进行了务实讨论,介绍了本国相关法律和实践,并提出数十项具体规则建议。
如何认识信息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我国信息化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
近日出现的一款名为 GandCrab V5.2 加密货币勒索病毒,似乎大有再现 WannaCry “昔日荣光”的迹象,目前已在中国攻击了数千台政府以及企业的电脑。
与往年相比,本届Google I/O大会似乎没有特别让人惊艳的亮点,但几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进展,还是体现了谷歌作为大公司对于隐私问题的思考与责任感。
本文分析了Android恶意应用增长情况及其危害,对典型攻击事件进行了回顾,最后总结了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汇总了当前主流的检测方法。
你知道不同的公司是如何收集语音数据的吗?来看看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的回答……
自2018年11月巴黎电话会议以来,法国的网络空间行为准则已经转向攻势。
自2016年到2019年连续四年Gartner的市场指南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这四年里的CWPP产品的定义、基本产品特性以及厂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云安全炒作曲线也完成了从膨胀期...
本文研究了国外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及人工智能军事应用进展,提出了对我国加强人工智能国防应用的思考和建议。
近期研究员监控到,“速浪”家族秘密构建了一个庞大的VPN暗刷僵尸网络。
近日,湖里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利用网购平台规则和快递公司管理漏洞进行诈骗的案件。
IEEE联邦学习标准项目是国际上首个针对AI协同技术框架订立标准的项目,由国际著名AI学者杨强教授领衔担任主席。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