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制定“打击虚假信息”政策措施的9个政策观点,并对10种常见的反虚假信息方案进行了高级别循证评估。
本文就兰德《美空军部利用商业空间服务的机会与风险》的商业卫星通信章节进行了编译与总结分析,讨论了美军利用商业卫星通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提出希望该技术作为其未来任务的“数字助手”。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领域面临的一些最大挑战。
杜克大学研究人员以12美分/条的超低价格,买到数千名美国军人的信息。
一些人根本就没有搞懂AEB为何物!
强化本市商超购物消费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推动商超经营者主动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这是首份明确将尖端技术研发应用于安全保障政策的全面指针,明确了日本防卫技术发展的目标路线、关键任务和政策支持。
尽管采用安全左移的方法可以带来更强大的安全性,减少漏洞和风险,但组织在实施安全左移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软件开发严重依赖开源软件,但开源库存在各种安全漏洞。本文针对Java生态系统展开实证研究,系统性的揭示了已知漏洞的跨项目安全威胁。
Allen Smith博士发表名为《人工智能:歧视输入带来歧视生成》的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算法歧视的问题。
旨在全面修改迫击炮、导弹等武器的软件,支持陆军战术级指挥控制与通信项目执行办公室对现代化数字火力产品的需求。
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形式,而非CMMC强调的第三方安全评估,以减少对小企业供应商的成本压力。
Tor 网络中到底都有什么服务?由每天都能自动爬取的“搜索引擎”来告诉我们!
以推动美国的量子科学和技术发展并保持全球领导地位。
针对各类人工智能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陆续从安全性审查、技术禁用等角度出台有关监管措施,以期实现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有效治理。
笔者在深入研究开源软件特点的基础上,将其与事件驱动机制相结合,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数据交换平台,为实现业务创新与高质量转型提供了可靠支撑。
介绍人脸伪造与检测的概念以及目前主流的方法;回顾经典的对抗攻击和防御方法。阐述对抗攻击和防御方法在人脸伪造和检测上的应用,分析目前的研究趋势;总结对抗攻防对人脸...
本文为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争学院《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初级课程》教材。
生成式AI不仅是DLP技术的热门用例,如果使用得当,它还有可能彻底改变DLP自身的工作方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