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市场、客户、厂商三个方面对进行这份Gartner报告分享。
在越来越多的现场设备变身 “智能设备”的情况下,物理隔离工业网络的观念在未来还切实可行吗?如今真的存在物理隔离的网络吗?
日常工作中,大家总会用到一些网络安全风险事件案例,本文收集了一些供参考。
美陆军研究实验室研发出一种新型通信协议“远程广域网”,并于近日在IEEE第五届物联网世界论坛上展示了其研究成果。
为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可控水平,维护国家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是网络空间竞争的核心力量。文章首先介绍了人才培养质量对网络空间竞争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形势,以及高素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探针盒子、钓鱼短信、APP下载,这些漏洞看似都只能盗取一些信息碎片,但经过大数据精准匹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就会暴露无遗,让我们沦为了各种骚扰电话轮番轰炸的对象。
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特别是个人信息的行为,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现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
本文系统性描述了安全分析和安全分析方法,阐述了安全分析进化路线,分析了Gartner自适应安全态势框架建立案例分类的理论和框架。
北京银行根据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数字化转型战略要求,牢记科技引领、创新发展使命,打造智慧银行,阔步迈向由传统信息科技向金融科技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信息化、...
2018年中国银行全力推动了10项数字化重点领域工程及项目,通过关键业务领域的重点项目实施体现数字化的核心业务价值,通过技术与业务融合带来业务效益提升。
相比美国FBI实验室1984年就开始对计算机取证进行研发,我国电子数据取证与鉴定工作开始相对较晚,2001年从入侵取证反“黑客”开始引入计算机取证的执法概念。
本次事件基于目前事件特殊地缘特点限制,难以进行深入场景的提取分析,也无间接的样本、日志、系统环境镜像和其他数据资源情报,因此该事件尚不具备是否存在网空攻击层面的...
本文重点针对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保障,详述了各层的安全策略,并针对面向互联网开放的端口、业务逻辑实现层、框架和第三方类库、网络隔离方面等给出了具体的安全措施。
经过大量数据验证和实际网络测试,观成科技目前在加密流量安全检测的检出率可达到99.95%,误报率可控制在5%以下。
目前数据的权属问题在理论上没有统一而完整的定义,数据从法律上也没有被赋予资产属性,数据的所有权或产权尚未受到广泛认可。
GandCrab勒索病毒(也有称“侠盗病毒”)主要通过暴力破解操作系统密码和垃圾邮件传播,使用RSA加密算法进行强加密。
“以最佳的实践探索来服务中国甚至全球用户”,才是中国生物识别认证产业的未来,兼容并蓄的标准更加符合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发展需求。
委内瑞拉政府面对的是一场几乎是全国性的、反复遭到破坏、持续数天仍无法全面恢复供电的电力灾难。混合战争?整体战?或再次成为焦点?!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针对勒索软件的专门性规定,但针对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敲诈勒索、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和帮助等危害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相当完善。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