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使用了相邻键位的“复杂”密码,黑客只用了72分钟就破解了某企业服务器口令。
这款恶意软件被称为 “KevDroid”,它是一款远程管理工具 (RAT),旨在从受攻陷的安卓设备中能窃取敏感信息,且有能力记录通话。
2018年4月10日,由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一份关于国家攻击性网络能力的报告,报告对运用这种力量的相关风险、授权/审批机制进行了考量分析。
绝大部分Web应用攻击都是没有特定目标的大范围漏洞扫描,但少数攻击确实是为入侵特定目标而进行的针对性尝试。无论哪种情况,攻击都非常频繁而‘嘈杂’,难以准确检测,以致...
新一轮出行共享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收集、储存的海量用户信息高效利用及有效保障,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研究人员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直在追踪调查一起通过受感染网站来传播虚假软件更新程序的恶意活动。 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些虚假软件更新程序分发的最终有效载荷居然...
DNS记录信息比Facebook覆盖的网民更广,数据规模也更大,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它几乎是当今互联网最大的用户隐私风险。
对于各行业诸如CISO的信息安全高管们来说,他们希望在本届RSA大会上听到哪些安全热点话题和广受关注的安全技术趋势呢?
热门无人机交易网站 DronesForLess.co.uk 将未加密的整个交易数据库暴露在网上,导致数千名警方、军方、政府和私人客户的购买记录遭曝光。
美国政府首次公开承认,华盛顿特区内存在流氓设备,外国间谍和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些设备追踪个人手机并拦截通话与往来信息。
该网站并没有对存储的任何信息进行加密,无论是用户名还是密码都采用明文形式进行储存,这使得网络犯罪分子更容易利用它们。
数据丢失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组织对于合规性需求的日益高涨,推动了传统的DLP工具的日益流行。但是,在防止数据丢失方面,DLP通常显得后劲不足——尤其是在提供用户操作的可见性...
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局发布报告警告称,2G、3G与4G网络中的安全缺陷很可能在 5G 当中重演。
“神经纹”系统使用人类神经系统作为身份验证方法,将大脑传达到手部的神经传导信号传输到智能手机的传感器上。这些传感器会从手部肌肉的细微颤动模式中抽取出独一无二的特征...
本文对2017年全球网络安全立法(含战略、政策)态势进行总结,同时研判未来六大立法趋势,以期为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的制定完善与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可轻易将其用于恶意目的,就像用于良好目的那样。人工智能基本上是两用的,最基本的威胁是,0day 恶意软件会更加频繁地出现而且会遭更加精准的打击,而现有的防御...
NAT 不是安全措施!IPv4 + NAT 给你带来的好处,IPv6 环境下不仅能实现,而且效果更好更安全。
实名制为何在韩国最终被迫终止,而在相对后发的中国得到普遍的全面的实施?本文试图给予些许回应。
黑客正在营销共计 500万张支付卡的卡号。这些卡号基本是从纽约和新泽西州盗取的。初步分析表明犯罪分子窃取数据的时间实在2017年5月至今。从目前对可用数据的分析来看,Lor...
在最新的活动中,F5 Networks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CVE-2017-5638的挖矿活动仍在进行,虽然其最终目标仍然是挖掘以太币,但攻击范围已经扩大到了Windows系统,而不仅仅是Linux...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