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隐私计算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掣肘进行了剖析;结合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的相关意见梳理了推动隐私计算业务发展、贡献激励和服务生态的行业探...
本文分享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陈国兴的报告——《无需可信第三方的可信执行环境互认证框架》。
本文分享的是南方科技大学张殷乾教授的报告——《打造机密计算的安全底座》。
从车联网生态系统 3 层架构入手,分别讨论了车载端、路端、云端 3 个方面的典型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了不同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作为校园信息系统安全重要的防护手段,高校正在大力推进校园信息系统国产密码改造工作。
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分析识别、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技术对抗、事件处置六个方面,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措施。
从数控机床国内外政策、安全技术研究、技术标准规范等方面分析了数控机床的网络安全现状,详细分析了数控机床存在的漏洞隐患、入侵攻击等网络安全风险及深层次原因,并给出...
中信建投以零信任安全理念为指导,建设基于信创的金融混合云平台,不仅释放云原生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力,还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落地方案,尝试提供关键业务上云面临的...
我们以密码的角度从这三点出发来谈谈如何应对,以及由点到面如何防护。
以下是2023年值得关注的海外网络安全初创公司(过去两年内成立或刚刚结束潜水模式的公司)。
光大银行围绕金融业务应用上云需求,持续建设新一代全栈云平台,并将安全融入到云平台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运营运维的整个过程,不断强化和完善云安全防护能力,向用户交付...
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其带来的安全挑战,明确安全治理目标,综合运用包括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技术支撑在内的多项治理措施,实施敏捷治理模式,有效提高我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能...
本文分享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周威的报告——《无硬件依赖新型全系统物联网设备固件虚拟化方案研究》。
针对目前方法漏洞检测能力低、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细粒度漏洞检测框架VulDeeLocator,实现了高漏洞检测能力和高定位精度。
分享了当前在Wasm安全领域所做的探索,并展望了Wasm与OpenHarmony结合的新方向。
本文分享的是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助理教授刘保君的报告——《互联网域名系统安全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及趋势分析》。
本文分享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教授张天威的报告——《分布式多机器人系统的安全探究》。
本文分享的是蚂蚁天穹实验室安全专家陈耀光的报告——《面向序列变异的数据库Fuzzing技术》。
本文分享的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后研究员黄河清的报告——《路径裁剪辅助的定向模糊测试》。
本文分享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慕冬亮的报告——《辅助持续内核模糊测试的高效崩溃分类研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