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使用的基于SYN包的高级隐蔽信道行为和自身的代码混淆、系统隐藏、自毁设计前所未见。
本文分析了美军国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梳理了体系架构的演进思路,总结了相关方法思路和经验教训并给出了启示。
五角大楼武器测试员断言,美国网络司令部的联合网络作战架构缺乏测试策略,从而危及工具和系统的作战有效性。
東京大会におけるサイバーセキュリティ対策と今後の取組方針。
远期规划是建设自动化威胁检测与响应平台。
美国情报部门近日披露俄罗斯国家黑客已经网络入侵美国国防承包商长达一年,获取敏感信息并深入了解美国的国防和情报计划及能力。
分析和探讨如何应对网络安全和进行反间谍的问题,了解美国在应对问题上有哪些实践经验等,对我国在反间谍问题上的应对具有启示性意义。
荷兰情报与安全总局呼吁该国企业界和民众防范外国情报机构经社交媒体实施的招揽接触。
“挑战”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13个领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为大家带来2021年黑产的新趋势与新变化,希望能够为全社会带来黑产防护的新思路。
《指南》吸取新冠疫情虚假信息监测计划中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评估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反虚假信息行为守则》以使其成为打击虚假信息的更有效工具提供了指...
所有的活动在网络映射下皆有痕迹,而通过有效组织信息网络侦察不仅可以由虚向实的察敌知势,更可直接转化为运筹帷幄、精准制敌的作战能力。
该事件值得乌克兰之外的关键基础设施引以为鉴。
美军明确将数据定位为战略资产,加强数据融合共享,加强应用导向的数据安全保护建设。
近期,我们发现Transparent Tribe组织与SideCopy同时利用相同的基础设施托管恶意软件,使用同一诱饵主题针对同一目标进行攻击,二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对作为西方重要遏制工具的“战略宣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分析2021年工控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报告及典型工控安全事件,对工控系统漏洞、联网工控设备、工控蜜罐与威胁情报数据等情况进行了阐释及分析。
舆论导向试图将攻击事件的操盘手引向俄罗斯,但乌政府和网络安全研究者称尚无实证表明攻击者就是俄方。事件归因仍然很困难。
网络攻击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网络空间和主权的争夺正在成为政府、安全部门新的虚拟战场,传统的间谍活动也逐步被互联网情报搜集、破坏所取代,需要采取新的策略、手段和方法,面对新的安全形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