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在终端安全领域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全方位的安全管控、智能化的策略管理实现对工商银行境内外所有终端的服务,有力地保障终端的安全,高效助...
旧身份证被冒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一方面未认真与公安机关联网对接核查,另一方面没有有效控制非柜面业务风险。
隐私计算技术的跨行业应用对拓展行业数据边界、提升数据要素流通效能、充分发挥数据价值、推进数字社会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隐私计算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索研...
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的创新领域之一,一直以来受到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成为各家银行机构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步在线致力于协助政企用户实现网络威胁的“动态清零”。
通过大量在金融机构、运营商、政府等行业机构的投产使用,蓝象智联GAIA产品系列已经成为行业中真正具有商业实践能力的隐私计算产品。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人工智能部工程师董昊对人工智能开发平台评测结果进行了解读。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客户信息保护的罚单增多。截至6月28日,已有多家机构因客户信息泄露问题被罚。
本文归纳总结人工智能新基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国际博弈、技术局限、安全问题、治理体系等诸多挑战,研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建议,旨在为智能产业稳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工商银行安全攻防实验室针对黑产“跑分洗钱”行为开展了专项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当下黑产洗钱的发展趋势和新型“跑分洗钱”手法,并从技术层面提出应对建议。
本文提出了应用隐私计算的底层密码学算法、协议来进行数据脱敏的一些思考和应用方案,以期满足当下对数据安全越来越高的合规要求和对数据资产价值全面释放的迫切需要。
白皮书以外部数据的统筹管理为核心逻辑,近几年金融机构对于外部数据管理的实践和探索,阐述外部数据的定义、分类、管理流程与保障措施,并分享多家机构的实践经验。
如何完善数据治理方法和制度,促进数据要素合法、安全、有效流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是新时代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对金融数据安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从网络协议层面总结分析各类隐蔽隧道恶意加密流量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隐蔽隧道恶意加密流量检测识别方法,设计并建立DNS流量识别模型和TLS流量识别模型。
悬镜安全将进一步深化在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及上下游产业生态前瞻性布局上的战略投入。
数字金融反欺诈面临的形势复杂险恶,需要运用多种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多种应用场景。
为大家带来2021年黑产的新趋势与新变化,希望能够为全社会带来黑产防护的新思路。
于细微处拔蚁穴,固金融千里长堤。
《数据安全法》强调数据安全与开发利用平衡,保障数据安全与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并重,在规范数据安全监管与治理的同时,也给多方数据协同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律,也是国家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它的出台将给金融业数据安全工作带来重要影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