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微隔离的概念很简单,但是确定实现零信任微隔离的最佳方法却是难以捉摸,复杂且令人困惑。
浅析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安全保障与合规风控。
知名可穿戴设备制造商Garmin遭勒索软件攻击,WastedLocker就是罪魁祸首,这是款什么样的勒索软件呢?
湃道智能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在了工业领域中,通过视频、图像等信息流下的复杂、异常行为检测达到作业现场安全态势感知,并可及时做出反应,提高企业生产过程...
全过程服务、生态为王、全产业链覆盖、价值导向、资本助推将成为网络安全产业新常态。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激发数据要素潜力,是确保并提升我国在国际数字经济治理格局中应有地位的必然选项。
报告从企业可能面对的威胁、如何应对等方面,向企业管理者们科普了量子霸权、量子密钥分发等概念,并提出了制定信息保护计划的详细步骤。
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的大环境日益严峻,特别是针对智能物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质疑声浪日渐高涨。
《数据安全法》的定位问题是系统规划国家数据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问题,明确其价值与体系定位对进一步讨论其基本原则、具体条款和法律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安全自动化开始,深入到它的理论和实现框架IACD(集自适应网络防御)和ICD(集成网络防御)的细节,最后引出安全度量的问题。
2020年,英国和欧盟都开始新一轮数字贸易政策制定,二者战略方向迥异。由小见大,逆全球化、强区域化的趋势已向网络空间蔓延,数字保护主义的博弈将愈演愈烈。
解析隐私政策中的核心内容和雷区,以及如何快速找到。
网络环境下开源情报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实现全源情报分析,提升侦查效率的重要途径,应在转变价值观念、构建应用体系、提升应用能力等方面促进开源情报在侦查中的实践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改变未来世界的颠覆性技术,在美国军事情报工作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
本文在远程移动办公常态化背景下,探讨通过“以身份为基石、业务安全访问、持续信任评估、动态访问控制”四大关键能力,构建基于零信任架构的移动办公安全体系。
文章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全场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大力解决EDA“卡脖子”问题已成为我国IC产业持续发展完善的一项重大任务。
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为重点,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高校建设移动应用是选自建平台还是企业平台?如何解决移动安全问题?来看看各高校网信负责人怎么说。
通过对历年国内外安全事件的梳理不难发现,主要在电力(发电和电网)、水利、天然气、石油石化以及关键制造业等行业进行攻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