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整理了2023年企业安全团队需要重点关注的四大新型网络钓鱼攻击。
本文介绍了FIST组网和信息服务主题范围内的内容,提出了一种可互操作的联盟路由,以及一个可互操作的跨层优化(CLO)接口来适配服务。
法院认为,被告收集用户画像信息的行为并非“履行合同所必需”,亦未征得用户有效同意,构成侵权。
本文通过分析嘉峪关市64个电信诈骗涉案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风险特征及变化,结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新趋势、新手法,着力探究涉案账户压降和账户风险防控的方法和途径。
这反映出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联邦机构的职能开始发生转变,其外向性和执法赋能的特点日益突出。
如何妥善处置“两码”收集和存储的大量个人信息,是近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公安一所以CTID平台为先导建设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基础设施工程,有效解决个人信息过度采集留存问题.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基础设施,优先向政务和强制实名制领域提供网络身份认...
CISA安全专家称,Fancy Bear团伙通过VPN设备的未修补漏洞进入网络,并在内部横向移动,似乎已经在受害者网络中驻留数月之久。
记者了解到,多位阿里云用户宕机时间超过24小时,部分用户直到19日中午才得以恢复。另有电商用户表示,其宕机超过28小时仍未恢复。
本文将简述Sliver的使用及与CobaltStrike等老牌后渗透工具进行对比,看一看Sliver的优缺点。
本文将针对《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要求》6.6.1 App接入第三方应用章节进行解读,并举例分析App接入第三方应用时应满足哪些要求、注意哪...
2021版标准与正式版调整较小,只有个别地方做了修改,而相比2019版送审稿的变化较大。
在企业人员访问、企业组织机构运营、新技术新模式等诸多场景,零信行业应用正在不断拓展。
核心技术团队以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博士为主。
很多人认为零信任就是一个增强版的VPN,这是不对的。
文章重点不在于阐明或立论“正道”和“正解”,而是尽量提出问题,引发对零信任的关注和探讨。
使用手机通讯录和社交软件时,不可泄露重要敏感岗位人员单位和身份信息。
云原生安全,云安全的下一个角力场。
作者设计了一种用于可大规模被动识别设备的IoTFinder系统,通过对分布式被动DNS进行数据收集,可识别位于NAT之后或分配IPv6地址的IoT设备。
财付通通过完全自主研发的商用密码算法引擎和中间件矩阵,高效率、低成本地支撑了财付通金融支付业务完成全链路密码改造升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