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网站)的网络安全监测通报,组织电信运营商和网络安全服务商为国家体系等重要信息系统(网站)提供重点保障。
政府如何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同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尊重个人隐私,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策略。
本文对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2020年1月刊发的研究文稿《Weaponizing Digital Health Intelligence》进行摘编整理,供参考。
教育部公布首批152个教育APP通过备案;辽宁、吉林、江苏、陕西召开教育系统网信工作会;浙江、福建、四川等多地组织开展教育移动应用治理…
从传统终端安全厂商到互联网公司的安全团队等安全从业者在建设威胁情报的过程中,实际上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和对安全对抗本质的重新思考。
FTC的消费者隐私执法侧重于保护美国消费者,但FTC通过执法营造出公平的市场秩序,也保护了全球消费者避免遭受FTC管辖范围内的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或欺骗行为。
人工智能和空间信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启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战争形态,为适应未来战争需求,陆军需要实现地空一体、疏散配置、灵活攻防、非接触战斗等创新性转型。
包括徐州某传媒公司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案、南京某软件公司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案、APP运营单位不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案等。
目前为止,有关新冠疫情对网络安全行业影响及机遇的最全面分析。
基于现有的人口流动大数据和有限疫情实时资料的分析表明,迁移人群数量与发病数呈显著相关,而如何实施有效的空间防控措施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之一。
抗疫关键阶段,虎符智库对话奇安信安全专家,深度揭秘抗疫背后的另一场不停歇的攻防战。
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个人隐私该如何保护?
对网安行业而言,虽然在短期内疫情会影响客户的预算,安全投入会滞后,但疫情结束之后很可能会追加安全预算,整体上和长期上来看,安全需求不仅没有变化,而且还在不断扩增...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我们对2019年虚假新闻的形式、特点进行梳理,同时对经过课题组筛选出来的9个案例做具体剖析。
后GDPR时代美国隐私保护呈现出隐私保护力度整体提升,数据保护权利尚存争议;数据共享、出售成规范重点,多种监管方案提出;监管模式选择成重要争议的特点。
大部分App运营者称是为了满足法律法规或行业监管有关“实名制要求”,使用“人证合一”方式,验证真实身份。这个理由真的站得住脚吗?App通常收集“人证合一”信息的过程合法合规...
Checkra1n越狱是基于史诗级漏洞Checkm8开发的越狱工具。本文介绍Checkra1n是怎么工作的,它可以带给取证什么帮助,它的能力和限制等。
2019年,网空发展走向纵深,网络安全问题泛化至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本文旨在分析人工智能在国家安全治理中的应用范式,剖析国家安全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面临的风险,继而探讨中国在维护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路径选择。
网络空间的博弈呈现出新的态势,即网络战备向实战化聚焦、科技竞争向新技术及其新应用聚焦、国际规则制定向集团化聚焦、博弈手段向复合化聚焦。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