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本可止于技术层面的讨论。
Virus Bulletin 2023 开完近半年后,终于迎来对议题的盘点。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大幅提升,我国SaaS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与美国差距将逐步缩小。
本文将从银行实务角度分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以及该行为涉及的法律责任问题,着重探讨“帮信”行为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防范建议。
本文拟结合相关执法行动的重点,梳理和分析以“扫码”为媒介的消费服务所涉及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从来不是单点、单个场景的特定问题,而是与各业务领域、多方利益主体相互交织的重要议题。
本文结合公开渠道积累的《数据安全法》实施案例,总结实务中适用法律的主要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
类ChatGPT应用嵌入公共治理领域将展现出巨大潜力,同样需要未雨绸缪,预判其可能带来的失灵、失信、失德、失向等风险,使其成为一个可用、可信、可靠和可亲的“推动者”。
据了解,全国检察机关2022年共立案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
有专家告诉南都记者,如果要保留,必须做到理由正当且充分,给用户选择是否交出个人信息的权利。
在美西方持续加大对我国芯片产业打压围猎力度,国内重要行业、重点机构、“新基建”领域频频遭受境外网络攻击,数据安全事件高发频发,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增势...
疑似约45亿条国内个人信息在“暗网”被泄露,包括真实姓名、电话与住址等。
为了及早发现和收敛互联网暴露面,需按照持续建设、逐步覆盖、多手段、自动化的整体思路开展日常监控和及时处置等工作。
目前,工程师通过分批重启组件服务,绝大部分地域控制台服务已恢复访问。
用户以为自己下载的是正版的App,但实际上是带有病毒的。
一次大语言模型与信息安全领域结合的探索。
对TikTok听证会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是数据安全。
报告从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移动支付用户行为及习惯、移动支付用户的安全感知及个人防范、移动支付相关网络诈骗、以及高风险人群画像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当下移动支付...
用户的主机名、MAC地址和IP地址甚至周边邻居的wifi名称等隐私信息都被打包发送到了一家名为“勾正数据”的企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