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专家组机制的运行情况和特征;分析专家组机制在推动形成网络规范方面的作用和挑战;对中国如何通过参与专家组工作引领国际网络规范进程提出建议。
美信息战部队将从对ISIS行动中汲取经验,在信息环境中与对手持续交战,并通过曝光行动向对手施加成本,以保持战略主动。
报告内容涵盖域名管理体系及应用服务特点、域名建设及应用服务情况等多个方面。
《国防太空战略》明确提出国防部正将其太空方式从支援职能转变为作战领域,以应对动能打击、电子战、网络攻击等威胁和挑战。
近期美国三大科技公司IBM、亚马逊和微软先后发表声明,表示将限制警察部门使用其人脸识别技术,直到国会立法部门出台联邦层面的法律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进行规范。
大力解决EDA“卡脖子”问题已成为我国IC产业持续发展完善的一项重大任务。
随着全球网络空间的发展,针对新的战略需求,美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逐步形成以外国投资审查、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供应链安全管理三大制度为支柱的现代网络安全审查政策体系。
报告指出,中美之间的超级大国竞赛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将会持续数代人,其中核心制胜要素是技术和创新。
美陆军立足于数字化战场建设规划,在对“全球信息网络”(GIG)与陆战网等进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网络通信、作战软件系统等多方面研究,致力于为未来构建多维实...
Gartner建议,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架构方法来关注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而非系统安全(system security)。
可以说,没有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环境,就没有平稳健康的数字经济,也就谈不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美空军近三年来在加快和加大力度发展“先进作战管理系统”(ABMS)以及“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能力。但ABMS并非为美空军近几年的新发展之物。早在空军之前,诺格公司...
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通过2021年《情报授权法案》,要求情报局详细说明商业间谍软件和监视技术所构成的威胁,并总结报告汇报。
中国银行信息科技运营中心于2018年启动零信任技术研究,根据深入技术分析和特定场景测试,我们认为可将其作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对安全挑战的主流架构之一。引入零信任理念...
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依赖性:1)路由系统;2)域名系统;3)公钥基础设施(PKI)或公钥证书系统;4)软件供应链安全。
从2020年开始,无人机将成为主要的网络安全威胁。
本文审视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安全态势,在人工智能网络逐渐应用于军事领域尤其是核领域的背景下考察分析了人工智能增强下的网络攻防能力对大国核安全产生的潜在影响。
美国司法部发布2016年中情局Vault 7数据泄露事件调查报告,指责CIA 保护措施“令人大跌眼镜”,称其“更多地关注构建网络工具而非确保自身系统的安全”。
GDPR已经成为欧盟向其他国家输出其监管框架的工具,但它并没有能够成为欧盟所想象地推动欧盟数字经济发展的利器。
建议在工业互联网规划设计阶段同步开展标识解析安全风险相关研究工作,从根源上识别出潜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等,做到提前谋划、预先布局,有效防范不断变化的安全风...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