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中心的威胁形势,正在影响国家整体安全及其技术的发展。
威胁追踪是什么?如何深入有效地实施威胁追踪?网络威胁情报(CTI)如何推动威胁追踪工作?
根据挪威国际法教授马尔蒂·科斯科涅米等人的观察和分析,战略选择和国家之间缺乏团结可能会影响 OEWG 关于国际法在网络空间适用问题的谈判进程。
截至2023年5月31日,一共有9411个RFC。
本文以 PoC 机制为切入口,梳理分析各成员(国)在构建 PoC 机制过程中的立场异同,从实践角度为中国更好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更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些许助益。
新规旨在确保受控非机密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并改进向国土安全部报告事件的流程。
政策与标准都是推动人工智能治理的不可或缺的有效制度,政策指明前进方向,标准实现具体细则,两者支撑协同,共同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国际隐私专业协会(IAPP)发布报告,探讨ChatGPT风靡背后美国联邦人工智能治理现状。
美国网络部队防御性“前出狩猎”行动趋于常态化。
纵观当前国外尤其是美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在战略、编制、技术、装备、演习等各个方面都展示众多新的发展动向,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该草案确定了CSF 2.0核心的潜在功能、类别和子类别,旨在提高CSF 2.0更新过程的透明度并促进讨论,从而为完善CSF提供具体建议。
本篇推文将对《基础模型的机遇与风险》进行编译,重新回顾基础模型带来的机遇和各类风险,及研究人员提出的相应建议和其他值得持续探讨的开放性问题。
全球加密联盟针对《在端到端加密通信中检测儿童性虐待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报告草案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其中提到的方案将如何破坏加密保护网络安全的功能。
很多企业的网络弹性指标和框架其实与网络弹性无关。
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对现有的匿名通信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发现现有技术存在被审查者识别的风险。
本文在介绍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关键场景的基础上,分析人工智能因潜在技术滥用、新技术应用等带来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建议与应对策略。
梳理以色列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总结经验,对于强化我国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发展,提升网络安全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英国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宣布了《大西洋宣言:21世纪美英经济伙伴关系框架》。
一家英国名为No Tech for Tyrants的组织发布了一份《条条大路通Palantir:回顾这家数据分析公司如何在英国各地站稳脚跟》的报告。
本文通过对微软大模型安全防护产品能力及优势的体系化梳理,从加速构建自用AI大模型、深化大模型安全工具应用、重视威胁情报数据监测与利用、推动安全产品升级与集成等方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