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USAIL研究团队从攻击者和防御者的角度,探讨了影响大模型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勒索防范工作,围绕标准规范、攻防演练、技术创新等方面,促进提升工业领域网络勒索攻击的防御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手段。
近年来各类演习反映出,美军高度重视网络靶场、持续网络训练环境等演训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对于来自非友好国家的产品而言,各国都将合理怀疑是否会预置漏洞、后门,甚至是否填装了炸药,这将持续加剧产业链的重构和市场分裂,推动各国政府、军事等保密部门强化安全...
中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发挥在制造业内生安全理论和拟态构造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提出一种平衡网络安全责任和风险的解决方案,避免落后。
围绕TRC范式的“度量—评估—增强”技术体系,提出7项研究方向建议与4方面智能算法安全相关的发展建议,并展望其助力实现人机共治的未来愿景。
美国CISA拟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强化国内关基的安全性和弹性。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并在体制机制建设、软硬件安全防护、网络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从业人员数据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加以提升。
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备忘录敦促保障人工智能网络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据出境需要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双重目标,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构建权责清晰、操作便捷、多方协作的数据出境安全机制。
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实践指引和加快技术创新等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美国网络司令部审查报告聚焦改善部队战备和加速能力交付。
总结回顾算力网络技术概念的兴起和发展,分析算力网络可能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并提出算力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框架。
美国陆军心理战目标受众模型提供了一套可供实操的心理操作指导与实践指南,提供标准化步骤以便有效实施心理影响,代表了美军当前目标受众分析的先进理论与实践。
这是新加坡政府机构今年第三次发布AI安全相关文件。
在战场网络中,人工智能可以达到新的自主水平并推动部分决策权下放,为人机协作和战斗编组带来全新机遇。
组织可能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抵制变革、数据环境的复杂性、平衡安全性与可访问性以及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和法规。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灵活且适应性强的治理方法。
本文以《治理框架》为基础,进一步用尽量简单易懂的例子解读风险和应对措施,以飨读者。
对中外网络发展与数字竞争力以及网络安全能力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组织、技术、能力发展和合作等维度,总结提炼全球主要国家推动网络安全建设的经验做法。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频繁针对我闲置和弃用的网络设备发起网络攻击,致使部分网络设备成为失泄密的“后门”,严重威胁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