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安全流模型的可逆人脸隐私保护方法。
数据基础设施概念的一种理解。
浙商银行提出了一种可落地的多跨协同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方案。
近日,研究机构Upstream发布了“2023上半年汽车领域网络趋势报告”(H1"2023 Automotive Cyber Trend Report)。越来越多的车载组件由软件启用和管理,新的漏洞也随之出现。...
隐私增强技术(PETs)有可能成为我们转变信任模式所需的杀手锏。
本次分享一方面围绕数据流通展开,另一方面与大家探讨一下大数据平台整体趋势的变化情况。
这是继安全港框架和隐私盾协议之后,美欧试图建立稳定的跨大西洋数据流动安排的又一次尝试。
报告列举了其在2022-2023财年间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的工作进展和成就。
融合数字技术与制度管理,建立数据安全保障的创新范式。
标准从数据工程、模型训练、模型推理、硬件加速和安全性等方面对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中的可信执行环境进行要求,以实现训练与推理的可用、性能提升和安全保障。
本文将结合近期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案例研究成果,针对企业计入“数据资源无形资产”的实践问题,详细阐述入表十大挑战之可行解法。
本文介绍了访问控制的基本概念、标准依据、访问控制技术在数据库安全防护中的应用,希望对数据处理者做好数据安全治理有帮助。
本细则所称电信领域数据是指在电信业务经营过程中产生和收集的数据,包括各类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数据。
本文以数据权益保护的现状及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对数据进行分类保护和分层规制的思路,以期为类案处理提供有益借鉴。
欧美之间二十多年来在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博弈,是一次对欧盟的立法原则在实践中检验的有益探索,也为我国未来有可能通过缔结或者参加国际条约或协定开辟个人信息出境新路径...
国内目前隐私计算的生态处于产业链各方正在寻求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协同的阶段。
本文集合ITIF报告对FDS的出台背景、内容、局限性予以总结,并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
《规定》征求意见稿的适时出台,是我国加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治理、促进相关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我国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
当前软件产业、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越发关注软件供应链安全,未来国家、企业均应立足软件供应链安全现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应对各类安全风险。
本文针对该计划内容重点与漏洞进行梳理与简要评析,并附上计划主要内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