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办法》不仅是对《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出境数据安全评估”规定的细化落实,也是保护我国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措施。
挪威国家安全局负责人称幕后黑手疑似某亲俄黑客团伙。
司法和执法场景下的数据跨境调取问题受到各国高度关注,相关的国际规则却长期处于碎片化、阵营化状态,既不利于保障各国的国家安全,也不利于作为数字经济重要引擎的互联网...
我国应恪守“数据主权”利益,积极推进双诸边跨境数据流动合作,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制定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为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
本文主要聚焦于数据安全利用,分析开放环境下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介绍数据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设计数据安全开发利用技术架构和系统组成,并简要提出典型场景下的应用模式...
数据分级是进行数据安全保护的基础,也是数据参与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一环。
为保障数据安全所作出的努力,愿共同应对数据安全风险挑战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框架内开展相关合作。
要充分理解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与数字贸易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为数字贸易国际合作营造良好数字营商环境。
吴院士指出,需从技术演进、产业生态及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构建自主、可控、兼容、创新的网络空间安全体系。
活动以“密码篇—从技术跃进,到与信息基础设施、业务系统深度融合”为活动主题进行分享,为大家清晰地展现了密码产业现状及市场需求。
加密技术与人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规范加密技术使用的法律和政策也应考虑人权问题。
摆脱乌托邦愿景:美国智库提出新网络空间外交政策三大支柱。
欧盟《解决恐怖主义内容在线传播条例》生效,美国《数据隐私和保护法案》公布,我国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工作…
本文分享我们对该规范十三个焦点问题的理解,供读者参考。
微软认为,需要新的策略来阻止这些网络威胁,它们将取决于四个共同原则和(至少在高层次上)一个共同战略。
世界各国应积极践行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网络安全治理,共建网络空间秩序,共享网络发展机遇,为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创造积极前景和可行路径。
可随时租用的网络攻击服务、有政府背景的网络攻击组织、以破坏为目的的网络攻击、以破坏为目的的网络攻击、IoT融合下的基础设施保护。
本文通过介绍意大利培养和引进人才的相关做法,以及人才流失的现状与原因,希望为我国科技人才工作提供参考。
美陆军将云计算技术融入到指挥所计算环境的开发和试验中,从而在战术边缘提供持续的任务指挥能力。
这是巴政府发布的首部国家网络安全政策,目的是“确保为公民、企业和政府提供一个安全和有弹性的网络空间”。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