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数据脱敏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敏感数据在采集、传输、使用等环节中的暴露,降低敏感数据泄露的风险,尽可能降低数据泄露造成的危害。
首先,以研究大数据资产监管为基础,对资产与安全能力进行安全稽查;其次,结合稽查结果与大数据安全标准,完成风险评估以实现尽早发现平台中所存在的安全威胁。
本文通过对数据安全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以数据安全标识为基础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框架和技术架构。
数据安全能力框架提供了基于甲方视角的数据安全全面图景,以及构建大数据安全体系的可行道路。
本文基于 SMPEC 态势感知系统的实践,阐述智慧运维模型的创新点和应用,探讨以数据驱动运维,聚焦从传统运维向智慧运维转型,对全国范围内电力行业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2021年7月,美国北方司令部完成了GIDE的一系列测试,该实验结合了人工智能(AI)、云计算和传感器技术,可以让五角大楼“提前几天”预测事件。这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神秘,但它可...
勒索软件伴随着网络犯罪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它快速迭代并迅速传播,目前网络勒索已成为对攻击者而言“钱景可观”的优选获利途径,它在全球呈现高发态势和大规模泛滥绝非偶然。
为提升联邦政府事件响应能力,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提出事件日志管理成熟度模型,并要求所有联邦机构2年内必须达到最高级,联邦政府的SOC响应能力或将因此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DARPA网络安全技术研发部署重点包括高效攻击溯源等威慑类技术,脆弱性分析、高安全系统设计、安全形式化设计与验证、基于密码的系统保护和大规模攻击缓解等保护类技术...
本文整理了2021年世界各国政府推出的十大最著名的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和举措。
WhatsApp因未能履行GDPR透明度义务而被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处以创纪录的2.25亿欧元罚款。
本文通过结合技术背景和相关事件活动分析了勒索组织将攻击目标扩展到VMware vSphere的原因,并且根据相关攻击样本的分析揭露了此类勒索攻击的勒索流程。
《条例》将加速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为相关工作实践落地明确工作基础,是《网络安全法》系列法规的延伸和完善。
《条例》第三条明确了国家网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责,将进一步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利于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落实需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车联网网络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车端、平台、通信、数据等方面。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它有机融合了机器学习、分布式通信、以及密码学与隐私保护理论。
本文从边缘云计算的概念提出,相关产业联盟、社区和标准组织的形成出发,重点围绕边缘云计算环境下的认证、容器安全隔离、可信硬件支持等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未来...
本文在对数据、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的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数据相关立法和标准化的现状,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裨益。
中国银行首次以对抗的视角,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系统性地实现了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架构顶层设计,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金融行业的防御技术架构设计方法论,并以此指导中国银行的...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