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系统时就要意识到训练数据敏感性风险并加以缓解。
本文就“如何发挥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内在能动性”(主动去做),而非“被监督/被检查/被要求”(被动去做)”进行探讨。
最新泄露事件中攻击者使用的正是8月份从其开发人员环境中窃取的“云存储访问密钥和双存储容器解密密钥”访问了Lastpass的云存储设施。
报告概述了2022年的全球隐私和数据保护情况,以及分享了2023年相关情况的预测。
本文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笔者对2022年隐私技术实践发展的思考的总结。
虚张声势还是真有其事?
经官方初步调查,被窃取数据为2021年8月之前的部分用户基本信息和车辆销售信息。
截至目前,亚马逊已为乌克兰打包上云超1000万GB重要数据,里边包括政府、银行、税务等记录。
“Security”杂志总结了2022年最严重的十大数据泄露事件。
新的“隐私盾”即将到来。
由于现代企业的威胁攻击面不断扩大和对未知攻击的担忧不断增加,安全团队需要实现由数据驱动的威胁检测和响应能力,新一代SIEM产品也随之产生。
本文分享的是浙江大学21级直博生梁红报告——《EMS:试验数据驱动的高效变异模糊测试系统》。
中国信通院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同步删除了行程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三大运营商将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安全研究人员梳理总结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实践应用中经常要面对的7个数据安全威胁。
提供商需逐步形成体系化、场景化、行业化、业务化、运营化的服务方案。
专家发现数千名供应商在30个暗网市场上出售数万件被盗数据产品。这些供应商在八个月内的收入超过1.4亿美元。
在网站上公布他人个人信息,一不小心就可能构成跨境传输,这合理吗?
法国电力公司违反了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多个要求。
本次预测更加关注在“数据主导安全”的新时期,企业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市场、方法和风险趋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