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级部长表示,新加坡已经制定了《个人资料条例》法案,要求公共机构及其官员在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时承担责任。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防御重点从检测或消除此类恶意程序转移到直接数据保护上,从而摆脱对特定恶意程序种类或版本的依赖性。
与往年相比,本届Google I/O大会似乎没有特别让人惊艳的亮点,但几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进展,还是体现了谷歌作为大公司对于隐私问题的思考与责任感。
MIT的最新研究对神经网络的对抗样本问题给出了非常新颖的解释和实验论证:对抗样本不是Bug,它们实际上是有意义的数据分布特征。
报告指出,间谍活动开始减少,而以金钱为目的的网络攻击正在增加。
本文介绍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工业控制数据安全采集系统,采用基于图像识别的数据采集分析,光学逆向不可控,彻底实现物理隔离。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医疗行业是所有行业中唯一一个内部威胁大于外部威胁的行业。
美国在线辅导市场“Wyzant”遭遇了数据泄露,涉及超200万注册用户和超76,000名活跃辅导员。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通过用户评论发现恶意应用行为的方法,通过对应用评论进行文本分类,从而确定应用是否存在恶意行为。
据爆料,AT&T、T-Mobile和Sprint都将用户手机实时位置的使用权卖给了一个由中间人组成的公司网络,最后落入赏金猎人之手。
在主题为“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的技术沙龙上,三位嘉宾详细介绍了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方法到网络防护的技术措施和方案。
本文针对当前云计算环境下用户数据存储安全的需求,提出一种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存储方案,实现对用户存储成本和数据安全可靠性的优化控制。
近年来,研究机构已经开始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网络安全风险事件预测方法与技术,挖掘网络安全事件与多维度网络特征间的关联性,利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算法预测潜在的网络安全...
一个不知名的数据库以家庭为单位,泄露了近8000万美国人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详细住址、收入、房主状况等敏感信息。
IARPA将推出一项名为天基机器自动识别技术的项目,该项目将卫星多光谱成像传感器数据和可见光传感器数据融合在一起,用于情报分析。
截至2019年4月9日,CNCERT监测发现我国境内疑似感染WannaCry勒索病毒的计算机数量超过30万台,疫情依然比较严峻。
郑建华称,大数据安全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主要靠密码理论和技术,只是现在还处于积极研究但不成熟的阶段。要兼顾安全性、功能和效率,亟需攻关。
有开发者表示收到来自 Docker 的官方邮件,邮件内容显示由于 Docker Hub 遭受非法入侵,已导致 19 万个帐号的敏感数据被泄露。
网络安全公司Trustwave基于全球网络安全事件,发布了《2019年Trustwave全球安全报告》。
近日暗网出现贩卖京东用户数据的帖子,京东官方回应称非京东数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