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过往已展现出多种超高阶网络行动能力,但没有在此次冲突中使用,最危险攻击手段尚在鞘中。
本文介绍了Devsec自动化技术选型,主要是从产品愿景、技术愿景与团队发展愿景等三个愿景出发进行选择。
本文研究了美国 CUI 安全管控的法律法规形成、管理机构设置和流程,重点分析了美国CUI 安全管控技术标准体系。
包括防范加密犯罪、消费者隐私保护战、远程医疗、“消灭”信用卡等。
作为一种舆论战手段,“信息恐怖主义”的最终目的应该并不是真的想要出现战争,而是希望停留在制造紧张局势这一层面,从而从中渔利。
《意见》指出,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等要求,强化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本文分析了美军国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梳理了体系架构的演进思路,总结了相关方法思路和经验教训并给出了启示。
微软披露了多种新攻击手法,比如恶意人员可能试图诱骗密币用户放弃私钥,并执行越权资金转移。
作为SDK宿主的APP们,是否存在有效地管控SDK行为的方案?此篇文章描述了一个解决方案。
東京大会におけるサイバーセキュリティ対策と今後の取組方針。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和用户是网络安全保护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二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在地缘政治事件、新漏洞、技术变化以及越来越大胆的网络犯罪分子和黑客活动家的引导下,网络安全格局继续演化。
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天津召开2021年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北京、天津、福建、湖南、宁夏等多地部署做好2021年上半年重要时期网络...
本文从复杂事物演化发展的视角出发,围绕对体系与体系工程的理解和认识展开研究。基于集合论方法给出了体系概念的一般性定义,将体系表达为主体集、关系集与环境集的复合体...
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国外媒体也披露了与之相关的对抗情况。美国华盛顿邮报甚至将社交媒体称为“俄罗斯-乌克兰对峙的关键战场”。
《瓦森纳协定》定期审查和修改管制清单,对包括密码在内的全球两用物品出口管制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从8个维度梳理了6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得内在逻辑关系,对数据安全政策的新特点、新趋势进行了深度分析。
本文通过对高校共享数据中心存在的数据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构建了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制定数据共享使用相关管理办法,规范数据共享使用流程。
分析和探讨如何应对网络安全和进行反间谍的问题,了解美国在应对问题上有哪些实践经验等,对我国在反间谍问题上的应对具有启示性意义。
近期,我们发现Transparent Tribe组织与SideCopy同时利用相同的基础设施托管恶意软件,使用同一诱饵主题针对同一目标进行攻击,二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