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AUTO-ISAC发布的汽车信息安全最佳实践指南安全管理篇的中文翻译,重点介绍了安全治理框架的三要素:设计、建设和运营。
本文为AUTO-ISAC发布的汽车信息安全最佳实践指南风险评估与管理篇的中文翻译,本篇重点介绍了产品各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从业务实际开展的角度对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角...
主要分享内容包括:新基建驱动中国未来数字世界革故鼎新、信任是数字世界的本源需求、数字信任驱动网络安全产业向好前进。
如果企业购买了最先进、最昂贵的网络安全工具和服务,就能在安全赛道上甩掉同行?这种想法称之为企业网络安全的“法拉利陷阱”。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研究人员更是突发奇想,演示了如何通过风扇振动和智能手机,成功地从 PC 上窃取数据。
2020年,“互联网上的狗”正在积极地装备武器,身份是用于破坏系统和实施网络犯罪的最常用的攻击媒介。
目前针对云原生环境基石——容器的渗透测试进行介绍的系统化资料较少,笔者在此以导读形式向大家推荐一篇论文,希望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
本文提出了融合多特征的视频帧间篡改检测算法,实验对比表明,融合算法的篡改检测效果优于单一特征,且对视频进行分组能够提高融合算法的得分。
在过去二十年来,美国防部对于将如何应对与信息相关的攻击仍然处在定义概念和确立条令阶段,如果国防部不改变其当前信息领域作战模式,将在该领域落后于竞争对手和极端主义...
本文为AUTO-ISAC发布的汽车信息安全最佳实践指南威胁检测&监控与分析篇的中文翻译,文档更多的偏向于应对威胁的做事方法和思路。
仅仅在五年前,许多公司还只考虑自身组织内部的安全防御能力;但今天,他们越来越多地考虑由第三方带来的风险。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T-Mobile的第三方风险管理值得所有企业借...
各公司安全招人用尽奇招,出卖技术带招聘,顶着大油头上招聘直播,软硬兼施请小姐姐为招聘代言的...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从零开始,实现5G安全与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实现安全的内生与协同。
ICT供应链安全风险导致私主体受损并引发对致损主体追责时,将导致若干国际私法和国际商法规则的适用问题,但是具体案例的法律分析会因为致损原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企业一旦部署了IAM,通过一些重要指示来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就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IAM的十个关键安全监测指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流量的升级漏洞检测方法。首先记录和分析流量,生成画像,并根据画像通过特征匹配进行漏洞检测,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得出最终结论。
本文选取国内用户量较多的三款短视频应用,结合近年来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要求,分析其用户隐私政策中存在的待改进之处,并提出对策建议。
针对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安全问题,需要引入一些创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防护机制,也需要产业界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新型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才能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对中国而言,美国对新兴技术出口的严格管制将加剧 ICT 产业在供应链安全和技术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风险;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安全与经济持续增长也将受此影响。
网络安全审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的层面和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技术,也涉及立法和管理等问题。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