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AA2019大幅度增加网络安全预算支持,体现出更明确的网络威慑路径,更聚焦的战略对手,更全面的防护举措,是观察和分析特朗普政府网络安全政策动向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文为《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第二专题第八部分重点阐述“维护网络安全”的部分精彩论述。
网安法正式实施一年有余,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如火如荼,执法行动日益频密,实现了网络安全基本法的功能价值。然而,限于我国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立法技术的滞后性,网安法尚...
归因溯源(Attributing),是指将已观察到的活动关联到特定的威胁行为者的过程。美国学界、情报界在过去多年对归因溯源应当遵循何种标准进行了十分激烈但最终卓有成效的争...
美国网络司令部驻地位于马里兰州米德堡,是美国第10个联合作战司令部,负责指挥、同步和协调网络空间作战计划并执行活动,从而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平时和战时界限日益模糊是作战行动随网络技术发展而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平战结合将是应对网络空间威胁和挑衅的重要手段,也是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方...
从大家的反馈可以看出过去一年中有许多改变,比如制度的完善、意识的改变、观念的改变等。
核心法律依据的效力位阶提高;统一领导机构的出现,网信部门具备更大的影响力,支持保障和监督管理更为明确;保护对象的变化,以及实际监管范围的扩大;等级分类的界定有所...
日本政府计划在2018年年底之前修订其国防指导方针,预计将加强日本自卫队的网络安全能力并建立网络攻击能力。
中美双方可通过保持战略克制、提高政策透明度、积累政策层面默契、保障国际规范实施等途径来共同促进中美网络空间稳定。
美方的情报部门已开发了大量针对各类网络和终端设备的持久化工具,反映了美方网络空间攻击装备全平台、全能力覆盖的特点。
本文结合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内的反欺诈现状,针对互联网反欺诈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罗列。
今年以来,随着133支网络任务部队全部形成全面作战能力,美国“网军”将更加聚焦与其他作战力量的跨域融合,以应对在遂行和支援进攻性作战行动时面临的组织和技术挑战。
内部威胁区别于外部威胁,攻击者来自于内部用户,因此检测更加困难,危害性却更大。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深度学习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日趋成熟,人脸识别技术为公安业务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2018年6月28日通过“2018网络威慑与响应法案”(H. R. 5576),要求美国总统确认高级持续威胁(APT)组织名单,并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
近日,北约发布了其首个“联合空中力量战略”,强调了空中力量在联盟所有任务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自2011年联盟的海上战略出台以来发布的第一份联合战略。
在GDPR于2018年5月25日生效后5天,全球首例GDPR法院裁决就出炉了。该裁决由德国波恩州法院第10民事法庭以裁定的形式作出,裁定的原告是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
下一代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将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需要新的设计模式改变基本系统的运作方式,并大幅度减少威胁途径数量。区块链就是此类新设计模式,只是需要满足不同的...
本文结合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划分总体审视了其引发的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阶段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网络安全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