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网络安全治理将更加注重法律法规与国际规则的建设、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形成政府主导、中小微企业配合的局面,强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在东盟既有合作机制下不断开...
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有利于国际国内全面了解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情况。
自 2021 年以来,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特设政府间委员会已先后举行组织会议和三次谈判会议,确定了公约的框架和谈判推进的路线图,为进入案文磋商奠定了基础。
梳理总结 2022 年全球网络犯罪的总体态势,可以为提升网络犯罪治理能力,探索新时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网络犯罪治理新路径,提供参考。
2022年是网络安全产业在大环境的剧烈波动中不断发展的一年。
本文介绍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现状及现行跨境支付系统面临的威胁,提出要发展数字人民币需推动中国跨境支付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我国跨境支付系统安全体系的构建。
辽宁、河南、广西等多地开展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培训。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网络安全工作的通知》。
从政、产、学、研多个角度,围绕中国网络法治十年回顾这一主题开展交流,总结中国网络法治过去十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并为中国网络法治化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
北师大主办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法治论坛,发布反电信网络诈骗倡议。
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多名嘉宾参会。
国际社会必须努力寻求网络安全文化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共同构建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新型网络安全文化,为合力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奠定文化价值基础。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网络安全观及其演化而成的网络安全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中的重大实践。
“我们都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外交部举办蓝厅论坛,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
在此次俄乌军事冲突中,恶意擦除软件攻击活动一直是俄乌战争的代名词,恶意数据擦除软件扮演了重要角色。
《2022 年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充分彰显美国政府对于数字时代地缘政治竞争的认知。
新设密码学科,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密码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福音。
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共同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数字领域合作。
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以维护地区稳定为目标,积极开展信息安全合作,在制定和完善方针政策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该领域组织机构和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