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试图通过诉讼手段,获取来自朝鲜黑客,通过入侵两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窃取的资金。
本文主要介绍了NIST于2020年3月发布的最终版NISTIR 8170《联邦机构使用网络安全框架(CSF)的方法》(Approaches for Federal Agencies to Use the Cybersecurity Framewor...
报告要求美国政府与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盟友的协作,深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数字发展项目,以此加大对我国数字发展道路的影响与干扰。
本篇文章进一步分析欧盟法院认定美欧“隐私盾协议”被判无效背后的基本逻辑,全是干货,全是合规要点,非常值得一读。
日光浴委员会的新报告像是一次关联对比,把物理空间的疫情灾难与网络空间的攻击事件相比较,认为疫情是一次严重警告、攻击前奏、行动呼吁,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国家级...
由于小型飞机常用的“控制器区域网络总线在实现上存在安全漏洞,具备物理接触条件的恶意攻击者就可以通过接入数据总线,最终可能令其失去控制。
为适应疫情给宏观环境带来的新变化,美国安局正在调整其工作方式,安排其居家工作的人员利用非涉密资料,编写可与公众分享的非涉密网络威胁报告。
勒索软件攻击已成网络空间公害,要命的是它的恶劣影响已辐射到物理空间,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
技术中立原则有哪些具体内涵?不同的内涵选择对于互联网、电信市场有什么影响?面临技术路线抉择时,监管与市场的角色如何定位?决策权交给监管还是交给市场?
拖延7年之后,美国法院裁定NSA的大规模监视计划是非法的。
跟着文章动动手,让信息搜集迈入自动化时代。
本次研究从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企业“引进来”两个视角出发,深入分析《数据安全法(草案)》对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的影响。
生产要素的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从这个高度上看,也就不难理解数据安全法作为数据法中的基本法意义及其时代作用了。
无论是作为资产,还是作为生产要素,对数据保护的总体策略是:保证对数据正确的授权操作都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美国第五大信用卡签发方,Capital One此次信息泄露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银行数据泄露事件。
新版《战略》旨在构建一个复杂的体系架构,以全面应对供应链安全挑战,为加强美军作战能力的弹性提供保障。
美国网络司令部发布了一份包含12个类别的39个挑战问题清单,包括:漏洞,恶意软件,利用,植入,态势感知,能力开发,角色,狩猎,任务管理,攻击,安全和区块链等。
5G不仅仅是一个快速便捷的手机网络,而是一种革命性的数据共享和通信能力。
本文从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层面分析了科学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需求。讨论了数据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及趋势,并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本文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遇到得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介绍了联邦学习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