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客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涉及顾客隐私、财产安全的人脸识别信息,被偷偷获取。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聚焦智能门锁的信息通信安全和数据安全,采用自动化扫描与人工渗透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智能门锁的锁体安全、移动应用APP安全、以及无线电通信安全开展测...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线网络给大家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随时随地的上网成了人们的基本诉求。Wi-Fi无线网络成为与水电同等重要的基础设施。Wi-Fi技术...
2021年2月,微软在例行补丁日中修复了一枚在野的Windows 内核提权漏洞:CVE-2021-1732。
该公司周四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成为“网络攻击的受害者”,存储在其美国服务器上的某些乘客数据已被泄露。
最早发现入侵证据的安全公司火眼CEO 凯文·曼迪亚提出了灵魂反问:“我们美国的吹哨人呢?”
本文是我在探索和学习ATT&CK框架过程中,搭建本地实验环境的粗略过程,和尝试复现ATT&CK Evaluations中APT29的评估过程。
据调查,有俄罗斯背景的黑客团伙曾多次成功入侵美国关键基础设施。
假数据裁剪了一整套“皇帝的新装”。
分享攻防场景中的云原生相关漏洞挖掘及漏洞利用实例。
XDR究竟是什么?我们该怎么突破这团裹挟着创新与混乱的迷雾?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其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对于在网络空间战略、网络攻防技术以及网络力量体系融合等方面不断深化具有很强现实意义。
国外IT媒体Tech Monitor对近20年的123413个软件漏洞(CVE)进行了分析,发现漏洞的数量正在激增——IT负责人正面临严峻挑战:网络犯罪团伙日益职业化,拥有丰富的资源,能够...
本文基于ATT&CK攻击框架,给大家解析一些常见勒索病毒黑客组织的攻击技术与攻击流程。
美国学者研究网络能力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该成果对于研究网络空间冲突对当前及未来国际危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本文主要参考一些大家分享的思路和作者自己在实战渗透中信息收集的一些方式,给大家分享下根域名的收集方法。
本文作者从北约视角探讨了“五眼联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如何公开讨论和使用各自的网络攻击能力,认为美国领导的《网络威慑倡议》(CDI)正朝着集体...
本文浅谈美军电磁频谱作战域的指挥控制,首先谈谈美军的电磁频谱作战域,然后结合《JP3-85联合电磁频谱作战条令》、电磁战斗管理的进展和其他资料,谈谈目前美军电磁频谱域...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彻底打乱了人们的 日常生活,全球的互联网安全也深受此次疫情影响。在数字时代,疫情、网情、舆情多重因素交织,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三重空间中扩...
白皮书呼吁将美国的供应链安全政策转变成为基于保障的方法,聚焦战略重点,在政府机构间展开协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