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对执行过程中的挑战和合作达成共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框架:知悉、预防、修复。
只需要制造虚假的pip、npm软件包,就可以轻松攻破微软、苹果、特斯拉、PayPal、Yelp等数十家科技公司服务器。
《欧盟数据治理法案》是2020年《欧洲数据战略》(A European Strategy for Data)中宣布的一系列措施中的第一项,旨在“为欧洲共同数据空间的管理提出立法框架”,增加对数据...
该标准为联邦机构提供一套强化的安全要求,以保护非联邦系统和组织中对受控非机密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各国政府看重大型科技公司的大数据存储,并在监管方面越来越积极。
高效便捷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只有做好三方组件的管控,才能避免为业务带来安全性问题。
实战评估:让安全可度量。
本文将对举报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针对举报受理工作的思考。
工信部通报下架2021年第一批37款侵害用户权益APP,艺龙酒店、东风出行、无忧行、易企秀等在列。
网络安全公司Illumio发布了远程端点可见性和安全性实践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企业容易受到勒索软件攻击的原因,以及勒索软件攻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本文阐述某市税务系统的态势感知建设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总结当前某市税务领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建设,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英国政府宣布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委员会,作为培训和专业标准的管理机构。委员会将于3月31日正式运作。
本文从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智慧城市数据流通面临的挑战、隐私计算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场景等角度阐述了智慧城市、数据流通、隐私计算这三者间紧密的关联。
银行业可依托联邦学习技术打通企业间数据孤岛,加大反欺诈监控响应的力度,大幅降低欺诈风险和威胁对企业和客户的影响。
本文解读了云计算如何赋能零信任,并对比四大零信任路线的优劣。
工信部从制度体系建设、标准制定完善、技术手段支撑和企业自律示范四个方面大力开展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江苏苏宁银行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反欺诈工作,本文着重讲述基于大数据的金融反欺诈系统建设情况及展望。
不能一概认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处理手机存储空间中的数据均为侵犯用户隐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规范App对存储空间的访问与对数据的处理活动。
不管是披露还是展示,其实都涉及用户权益可能受损的情形,是潜在的高风险场景,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的方式分析风险。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