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
本文在明晰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跨境数据治理逻辑出发,围绕现阶段的实践困境,探寻更为有效与平衡的中国治理方案。
该平台已于今年5月成功用来在评论区反驳俄罗斯媒体、俄罗斯大使馆和中国新闻媒体抨击美国的推文。
根据该Nim后门的代码特征,我们关联到针对尼泊尔和缅甸的攻击样本,其中针对缅甸的攻击时间可追溯到去年11月。
SPIRE 2.0版网络安全评估标准结构为问答集,按类别分组提供了一个与技术和标准无关的高级而直接的框架。
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目前已有168份裁判文书关联“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此前梳理时仅有20余份公开文书相比(彼时检索时间区间为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案件数量大幅提升,2022...
突破极限,终极大奖。
下面通过一则典型案例,帮助大家学习如何防范境外网络勒索攻击。
安全报告具备相应的价值,但我们要学会辨识。
网络空间、电磁空间、认知领域等“非接触式”的隐形空间对抗方式多维多样、手段隐蔽无序、疆域模糊难辨,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
韩国著名军事专家柳甬元(Yongwon Yoo)发表文章《以色列和哈马斯战争:心理战比地面战更激烈,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决定胜败》。
主要从防守方视角,介绍如何对网络侦察进行形式化建模,并对网络侦察防御相关技术进行梳理概述。
本文主要对公共镜像仓库Docker Hub、私有镜像仓库Harbor、Docker Registry的数据泄露风险进行了分析。
介绍人脸伪造与检测的概念以及目前主流的方法;回顾经典的对抗攻击和防御方法。阐述对抗攻击和防御方法在人脸伪造和检测上的应用,分析目前的研究趋势;总结对抗攻防对人脸...
转眼两年过去了,业内有哪些探索与实践?落地合规重点、难点指向哪里?公众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又有哪些新的顾虑与担忧?
本文谨在翻译、吸收《AI医疗器械开发中的医疗信息收集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上,结合日本法规、学界探讨等对日本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开发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综述,以...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之际,笔者就该法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以期为今后办案和研究提供参考。
美政府“似乎要回避开放式创新模式,而这种模式曾使美国公司在几乎所有计算和数字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展开体系化的风险防控建设,用创新破局,以技术攻坚,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风险防控网,做到了一点出险,全面防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