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生安全框架的整合下,调制适应我国数字化转型的“网络安全鸡尾酒”思路,实现“打基础”和“拔尖子”兼得。
本文将系统梳理我国多部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搭建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规则体系,并深入讨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制度对我国数字经济国内发展与国际博弈双重面向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博弈论等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DN)、云计算、虚拟化等新技术的成熟,“欺骗防御”已经远远超越了蜜罐的概念,取得了新的发展。
本文主要面向于参与消费者物联网开发和制造的读者,浅谈物联网设备的制造商初始化、用户使用和设备停用这三种状态中应对潜在安全风险的策略。
由于资产管理业务涉及处理大量的投资者个人信息, 因此《个保法》的要求将影响未来具体业务场景的设计。
SSPM,Gartner将其定义为“持续评估安全风险和管理SaaS应用程序安全态势的工具”。
3季度仅为过渡,4季度才是一年中的大考,当前正是网安行业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出分”阶段。
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文书数量在2019年达到顶峰,其中超半数个人信息从行业内部工作人员处泄露。
本文从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和驱动因素出发,结合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对该概念的看法,展望其对于我国国家安全的意涵。
俄罗斯网络战略和力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隐私法案、勒索软件攻击、信息物理系统和董事会级别审查,逐渐成为安全和风险负责人需要优先关注的事项。
上榜的12个硬件漏洞是MITRE组织的专家团队按照其自研的方法体系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分选出来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开展消费维权工作中发现,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个人信息问题主要集中在手机APP过度索权、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非法推送商业信息、“大数据杀熟”以及敏感...
近期,微软发布了第二份年度数字防御报告,指出俄罗斯黑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间攻击频率提高,成功入侵比例也从前一年的2成增加到3成。
数据显示,受访企业中有70%的Web应用程序运行在由公共云、私有云和本地数据中心构成的混合、异构环境中,企业应用系统面临五大安全挑战。
为了实现交易前的风险预判,在交易前中后全流程中嵌入风险管理,我们在此探讨通过独立风险管理引擎实现全流程风险管理。
事前对第三方SDK进行自动化审查,技术上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进行研究。
本简报针对NIST所阐明的“密码机制”基本要素,着重对SP800-175B第4部分“密码服务”和第5部分“密钥管理”进行梳理概述。
NIST强调,NIST信息技术实验室(ITL)网络安全和隐私计划成功应对了安全和隐私方面的众多挑战和机遇。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力推进金融领域商用密码应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