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法学家与其他领域的人士已开始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法律裁判以及其它领域。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了正式版的人工智能道德准则《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可信赖AI的伦理准则),提出了实现可信赖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框架。
本文分析总结了边缘计算参考模型容易遭到的安全攻击,综述了边缘计算中密码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给出了边缘计算安全技术研究的几个建议。
本文针对“重要视频图像信息不失控,敏感视频图像信息不泄露”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视频监控系统安全加固方案。
本文从数据可携权的全球立法现状入手,讨论其对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保护及竞争方面产生的影响。
尽管组织的安全投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其应付网络攻击犯罪的成本仍然在不断提升,预计从2019年到2023年的5年总风险价值5.2万亿美元。
SANS的调查数据显示,已经有80%的组织认为自己从威胁情报中获益。国内比较常见的用法是威胁情报+网络流量检测、威胁情报+态势感知、威胁情报+SOC等。
自2019年年初开始,乌克兰政府实体就开始沦为鱼叉式网络钓鱼活动的目标。
可以访问Alexa用户地理坐标的团队成员可以轻松地将这些坐标信息输入第三方地图软件,从而找到用户的家庭住址。这些员工签署了保密协议,亚马逊禁止他们公开谈论该项目。
Google Play上存在50多个恶意应用程序,安装量超过3000万次。恼人的广告播放时长最久长达45分钟!
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可为社会带来的主要机遇和风险,指出应该加强发展和采用的五项伦理原则,最后提出了20项具体建议可用来评估、发展、激励和支持友好的人工智能技术。
美国国防部一位官员说,美国网络司令部“向前防御”(defend forward)的新作战理念帮助澄清了国防部如何保护美国免受网络攻击。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于“3·15”前夕抽查了辖区内各大应用商店,重点排查收集用户信息的违规行为,发现违规App20个。
在卡巴斯基发现的ShadowHammer攻击行动中,华硕不是唯一一家受到供应链攻击的目标企业,其中至少还有六个其他组织被攻击者渗透感染。
目前APP运营和使用中存在哪些问题?个人用户该如何防范?涉网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如不履行将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主体多,链条复杂,产品价值传递和用户信息的流动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成为目前导致侵权问题的根源。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互联网创业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和前沿,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国内外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
最新研究发现,只要一张打印出来的贴纸,就能“欺骗”AI系统,让最先进的检测系统也无法看到眼前活生生的人。该研究也可能用于现实的视频监控系统,引起热议。
步态识别是通过我们身体的体型,还有行走的姿态来分析人的身份。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安防、智能家居、康养、机器人等。
智能家居面临六大主要安全风险:窃听、重放攻击、消息通知、拒绝服务、恶意代码,以及假冒攻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