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信息战部队将从对ISIS行动中汲取经验,在信息环境中与对手持续交战,并通过曝光行动向对手施加成本,以保持战略主动。
报告内容涵盖域名管理体系及应用服务特点、域名建设及应用服务情况等多个方面。
这是一篇关于安全框架的集大成之作。结合了9种具体框架进行了综述。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安全领域也不例外。运用自动化的一大因素是减少人力,但是在安全领域,自动化是否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安全分析师呢?
类似情况从2017年以来就频频发生。
云计算纵贯从基础软硬件到应用服务的整个体系,能够担当“新基建”的“中台”,通过提供资源衔接、优化和拓展能力,促进各环节技术协同和构建产业生态“主干”。
2020年5月,境内感染网络病毒的终端数为105万余个,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23,458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6,913个,CNVD收集整理信息系统安全漏洞1,687个。
围绕等保合规建设实现安全管理体系化,是当下中国中小企业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的必要路径和契机。
从2020年开始,无人机将成为主要的网络安全威胁。
近日据外媒报道,9家流行约会软件曝光了845 GB的露骨照片和聊天隐私等信息,预计泄露了数十万用户的隐私数据。
你保护不了你看不见的资产。
本文结合国家工控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应用结果,分析工控蜜罐的具体作用及功能,并阐述当前工控蜜罐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情报机构最近发布的报告表明,敌人不仅瞄准了卫星,而且还瞄准了控制卫星的地面站,卫星与这些控制站之间的链接以及用户访问全球定位系统等服务的能力。
本文审视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安全态势,在人工智能网络逐渐应用于军事领域尤其是核领域的背景下考察分析了人工智能增强下的网络攻防能力对大国核安全产生的潜在影响。
报告显示,全球2000个组织中有83%的组织尚未采取基本的域安全措施,例如域名注册锁定,这使他们面临域名劫持的风险。
移动边缘计算的提出为车联网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将云计算平台中的部分功能迁移到靠近终端用户的无线网络边缘,实现存储资源及计算能力的本地化。
大数据风控行业自身则更需要做好应对不断完善的监管机制的准备,在合规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开拓,促进我国大数据全行业有序地发展。
中核集团形成了以龙鳞系统为核心的核电站全场DCS供货能力和完整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我国核电站“神经中枢”具备完全国产化能力,不再被国外“卡脖子”。
打造稳定、可靠、安全的国产数据库系统软件,将是新基建中必须完成的关键任务。
为了进一步加固安全防御体系,工行与相关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就拟态防御技术进行研究,并在工行互联网入口进行试点,以应对未知的安全威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