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看IM软件客户端背后的安全博弈。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预警“银狐”新木马。
国内企业在享受新型沟通协作软件带来的便捷与效率快感的同时,信息安全的梦魇也就此展开,至今仍未得到缓解。
围绕产业调研、试点示范、动态编制、品牌活动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小程序如何越权访问APP内的特权API?研究员发现身份混淆攻击。
浙江省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省国家保密局近半年来依法依规查处了一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案件,微信泄密相对比较突出。
中共上海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依法依规查处了一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案件。
本文基于小程序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场景,将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汇总,整理成安全需求基线,以期不断地完善,然后在更多的业务场景下应用。
微信支付每天都在和大量的黑灰用户对抗,而且是在一个十亿结点、万亿边的网络进行对抗。
近两年随着社交零售进入爆发期,黑灰产大量涌入微信生态,屡禁不止。
已实现好友相关信息备份,监控消息、领取红包、监控发布朋友圈数据、监控朋友圈点赞回复等功能。
幕后的始作俑者罗某是一位高中一年级就辍学的“95后”,2018年1月开始研发“cheat”木马病毒,11月租用服务器在一个论坛发布,病毒会对下载该软件的计算机进行感染。
借调至中国银监会工作本是好事,孰料转发一份文件致当事人李某锒铛入狱。
聊天宝官方微博称,“摇钱树”功能由于出现bug已暂时下线,将在修复后第一时间发出通知。
东莞网警火速侦破“12.05”特大新型勒索病毒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犯罪嫌疑人涉嫌利用自制病毒木马入侵用户计算机,非法获取淘宝、支付宝、百度网盘、邮箱等各类用户账号、...
该病毒巧妙地利用“供应链污染”的方式进行传播,目前已经感染数万台电脑,而且感染范围还在扩大。该病毒还窃取用户的各类账户密码,包括淘宝、天猫、阿里旺旺、支付宝、163...
山寨微信巨大利益背后,有着一条「买卖激活码」、「做分销」的完整利益链。
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等平台是数据刷量的重灾区,刷阅读量、刷点赞数,甚至已经形成了一条产值巨大的灰色产业链。在自媒体时代,流量就代表着价值,而刷量则成了引流的捷径...
广东首份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举证认证规程出炉,该《规程》从电子证据的固定、当事人举证方式、法官认证采信规则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网证”通俗的说就是身份证的网络版。市民可以将自己独一无二的网上身份证放进微信卡包里,用虚拟的卡代替实体的卡片,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证明“我就是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