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防护措施被突破而造成的数据泄露事件数量持续上升。攻击者为何能够屡屡得手?
本文介绍了安全分析角度,威胁情报如何产出,并且提供了工程化的方案。
法制日报社评选出2019年的雪亮工程、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十大创新案例、十大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十大创新产品。
目前,中国的征信体系并不健全,而征信修复更是极度缺失的一环。市场的空白,催生出了畸形的欺诈式征信修复“地下江湖”。
天津公安机关“净网2019”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以来,共侦破各类涉网案件16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11名。
具体目标:到2020年底,建设完成“三个中心、三类平台、三类群体、九家龙头企业、一个数据蓝海”。
ISC2018区块链与安全论坛从区块链标准化建设、安全风险、货币犯罪、安全防护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各种热点问题。
本成果将《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勾连起来,全面、精确地阐释了这部重要立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可能对中国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带来的影响。对欧盟居民的数据或...
从漏洞这一安全的根源出发,为了能够实现将安全尽早融入到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中,使得安全成为信息化的“内生”元素,可以考虑将安全前置到信息化建设或软件开发的设计、编码...
如果可在作战中即时访问安全的商业云将彻底改变战场的格局,美军希望寻求能够执行以云为中心的数据共享的技术,同时可靠地维护机密信息的安全性。
风险和效率需要一个完美的平衡,堡垒机就是平衡效率的风险工具。
本文在全国铁路客票安全系统研发、工程实施、实际运维十余年的经验基础上,基于安全管理控制平台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安全管理控制平台的铁路旅客隐私信息保护的技术框架体...
数据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产生价值,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基于商业目的使用数据有何法律依据?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企业行为的法律边界又在何处?
美军S&T机构是军队与社会各界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拥有“开展技术交流展示会”、“组织参观实验室”和“到校园科普授课”等多种手段,国防部长等高官会经常出席重要活动并发表演...
犯罪情报预测分析技术稀缺,一直是制约我国开展大数据犯罪情报分析的瓶颈问题。本文以美国兰德公司发布的《预测警务》报告为视角,解析了美国犯罪情报预测分析的方法、层级...
本文在明确个人隐私和政府数据开放定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 提出个人隐私的认定标准, 并针对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隐私风险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从证件信息的采集、防伪制作及智能查验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大型活动及重要会议中的证件管理工作。采用多重物理防伪制作工艺,并结合具有证件信息采集、证件信息受理、证件制...
当前,社交媒体平台在我国涉密人员中应用广泛,给保密管理带来新的风险。对此,涉密人员一定要对使用社交媒体存在的泄密风险隐患保持高度警觉,严格遵守相关保密规定。
基于复杂的网络安全和IT基础设施现状如何从0开始构建零信任安全?本文将分析这种困惑并探讨其解决思路。
从2011年至2014年6月,包头市两级检察院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274件434人,大量案件背后,“大数据”的运用让包头的反腐力度与成效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