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有关USB威胁事件进行梳理,并结合USB设备原理对攻击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攻击方式向工业企业提出防护建议。
尽管微隔离的概念很简单,但是确定实现零信任微隔离的最佳方法却是难以捉摸,复杂且令人困惑。
本文将以5G安全为例,分析说明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逻辑和要旨。
未来,云计算仍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进入普惠发展期,原生云安全将推动安全与云深度融合。
互联网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在最近的十年里发展迅速,随着网络系统复杂度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尤其在物联网系统领域,我们急需一种新的方法来评估网络风险以及建立信任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安全领域也不例外。运用自动化的一大因素是减少人力,但是在安全领域,自动化是否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安全分析师呢?
通过让公民控制自己的数据简化政府流程,SoLiD是怎么做到的?
员工安全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企业安全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
要在网络弹性方面取得进展,需要克服两个障碍:一是缺乏衡量网络弹性的手段;二是缺乏能够自主执行网络防御行动的人工智能代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最新的国产处理器构建自主可信计算平台的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本方法可以降低整机硬件成本,提升运行效率,达到安全防护与计算并存的自免疫效果。
本文以恶意爬虫、抢券工具和注册机三种工具来谈一下黑产工具情报的分析方式。
情报分析的固有风险永远不能消除,把风险降到最低的方法之一是用分析型思维的方式进行思考。
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网络安全保护神,一个强大的类DISA部门。
本文研究分析了1990年沙漠风暴行动、1999年科索沃战争、2011年利比亚战争和2001年至今全球反恐战争中发生的网络事件。这些案例分析揭示了几个重要的教训。
本文以CIES工控实验基地所取得成果的为背景,在其下属某企业的DCS和SCADA集中控制系统中部署一套完整的工控安全系统所取得经验进行分析、探讨和分享。
数据安全的春天已经到来了,但未来的路任重道远。
2020年5月,奇安信病毒响应中心移动安全团队在日常的威胁分析运营过程中发现一款Android平台的恶意SDK插件,结合奇安信威胁雷达遥测数据分析估算至少有200万台以上的独立An...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在我国网络空间治理、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国网络安全治理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全过程服务、生态为王、全产业链覆盖、价值导向、资本助推将成为网络安全产业新常态。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改变未来世界的颠覆性技术,在美国军事情报工作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