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件定义的隔离,到微隔离,再到基于身份的隔离,微隔离的三次更名,事实上代表了最近十年网络安全发展的历史。
国防部正在开展的人工智能项目超过685个,其中美国陆军处于领先地位。
以标准安全运行保障为支撑,筑牢数据安全底线,探索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治理标准,构建可持续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该事件值得乌克兰之外的关键基础设施引以为鉴。
SSE的“独立”并非偶然,是零信任架构和防火墙产生不可调和矛盾的产物,SSE也不仅仅是SASE的子集,而是有可能取而代之成为市场主流。
近期,我们发现Transparent Tribe组织与SideCopy同时利用相同的基础设施托管恶意软件,使用同一诱饵主题针对同一目标进行攻击,二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部署“双SIEM”,其中一个SIEM专门支持威胁搜寻/狩猎任务,这种“双SIEM”方案是否具有普适性呢?
NIST和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用于评估在网络保护中投入的网络安全成本。
帮助中小企业应对《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实施带来的合规压力。
快速揭露乌克兰政府及银行网站遭攻击为俄罗斯黑客所为,从侧面说明拜登政府或已改变其运用网络攻击溯源手段获取地缘政治效益的思路。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了“履约必要性条款”:企业为达成合同目的,可以不经用户同意而收集必要个人信息。本文将浅析该条款在旅游和酒店业的具体适用。
其使用的基于SYN包的高级隐蔽信道行为和自身的代码混淆、系统隐藏、自毁设计前所未见。
《指南》吸取新冠疫情虚假信息监测计划中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评估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反虚假信息行为守则》以使其成为打击虚假信息的更有效工具提供了指...
《瓦森纳协定》定期审查和修改管制清单,对包括密码在内的全球两用物品出口管制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报告总结了信通院对于联邦学习技术、数据应用推广的经验,并深入探讨联邦学习在政务、医疗、金融、广告、物流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数据应用价值的释放带来解读和参考。
网络安全保障实现统一指挥、实时监测、及时响应、快速处置。
美国网络中立法:理念与利益的分歧。
远期规划是建设自动化威胁检测与响应平台。
美国情报部门近日披露俄罗斯国家黑客已经网络入侵美国国防承包商长达一年,获取敏感信息并深入了解美国的国防和情报计划及能力。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和用户是网络安全保护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二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