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基于GDPR的一般框架对运用数据技术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防控的合规义务加以分析。
后GDPR时代美国隐私保护呈现出隐私保护力度整体提升,数据保护权利尚存争议;数据共享、出售成规范重点,多种监管方案提出;监管模式选择成重要争议的特点。
当地时间11月8日,肯尼亚总统批准了国内首部专门针对个人数据保护的法案,使肯尼亚成为第二个拥有专门数据保护法律的东非国家。
本指南仅涉及GDPR所规定的针对企业的罚款的数额确定标准,对跨境的案例和欧盟其他数据保护机构不具有约束力,对法院确定罚款数额也没有任何约束力。
该指南通过大量案例的统计分析,为数据控制者提供了有关如何处理数据泄露实用性建议。
白皮书概述了GDPR生效以来的新兴趋势,从执法力度、执法依据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提炼了GDPR的执法重点,给出了企业合规启示,以供相关部门和业界参考。
欧洲GDPR的监管实践对于中国有什么启发?过于严苛的监管规定,极大阻碍了欧洲公司整合和协同发展。
活动邀请了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的两位资深顾问罗嫣女士和Kristof Van Quathem先生,就GDPR实施一周年后的执法动向以及数据跨境传输监管趋势进行分享与讨论。
波兰的个人数据保护办公室已对零售网站Morele.net罚款2800万波兰兹罗提,原因是该数据缺乏根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提供的适当数据安全性,导致大约220万客户的数据泄露。
8月23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所举办的第四期得理工作坊上,各专家学者就欧盟GDPR一年多来的执法情况评估和我国正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葡萄牙数据保护法遵循了GDPR对欧盟成员国的立法指导,规定了“同意”年龄、刑事制裁和处罚限制、数据保护官、认证、数据主体的权利和数据保护机构的权力等内容。
瑞典数据保护机构在其裁决中认为该学校以三种方式违反了GDPR的下列规定。
普华永道因在处理员工个人数据时缺少合法依据而被认定违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此,希腊数据保护执法机构对其处以了15万欧元的罚款。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欧洲已经开始考虑对人脸识别等AI技术进行立法规管,限制公司和公共机构“不加区分地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并赋予所有欧洲居民明确的决定权。
2019年8月初,欧委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对GDPR与其他各行业之间相互影响及未来发展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和计划。
GDPR是一套要求、规则,最重要的就是解构,把看不懂的东西,解构成一个个目标,每个目标都达成,所有的要求也就符合了。
一位牛津大学的学者发现,GDPR赋予用户的“数据访问权”很可能沦为不法分子窃取他人隐私的“利器”。
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实施一年多后,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对GDPR的实施影响和反应进行了相应的评估。
在互联网时代,普通用户有机会摆脱信息透明人的“宿命”吗?目前来看,答案似乎不容乐观。
GDPR并不禁止用户画像的共享,只要共享方和接收方都能按照合规的要求向用户清晰详细的告知并保障用户各项权利的实现即可。
微信公众号